2015报检员考点精讲:国内动物检疫-市场检疫监督
发布时间:2011/6/2 19:52:5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一、市场检疫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1)市场检疫监督的概念
市场检疫监督是指进入市场的动物、动物产品在交易过程中进行的检疫。市场检疫监督的目的是发现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发现患病畜禽和病害肉尸及其他染疫动物产品。保护人体健康,促进贸易,防止疫病扩散。
2)市场检疫监督的意义
市场检疫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护人、畜,促进贸易。市场是动物及其产品集散的地方,动物集中时,接触机会多,来源复杂,容易互相传染疫病。动物及其产品分散到各个地方,容易造成动物传染病的扩散传播。做好市场检疫可以防止患有检疫对象的动物上市交易,确保动物产品无害,起到保护畜禽生产发展,保证消费者安全,促进经济贸易,促进产地检疫的作用。同时,市场采购检疫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中转、运输和屠宰动物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做好市场检疫,管理好市场检疫工作。同时,应当知道集贸市场检疫是产地检疫的延伸和补充,应努力做好产地检疫,把市场检疫变为监督管理,才是做好检疫工作的方向。
二、市场检疫监督的分类和要求
1)市场检疫监督的分类
市场检疫监督包含着几种不同的情况:
⑴ 农贸集市市场检疫监督 在集镇市场上对出售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称为农贸集市市场检疫。农村集市多是定期的,如隔日一集、三日一集等,亦有传统的庙会。活畜交易主要在农村集市。
⑵ 城市农贸市场检疫监督 对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各经营摊点经营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疫。城市农贸市场多是常年性的,活禽的交易主要在城市农贸市场。
⑶ 边境集贸市场检疫监督 对我国边民与邻国边民在我国边境正式开放的口岸市场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疫。目前,我国许多边境省区正式开放的口岸市场,动物、动物产品交易量逐年增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畜禽疫病亦会传入我国,必须重视和加强边境集贸市场检疫监督,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和传出。
除此,据上市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种类不同,有宠物市场检疫监督、牲畜交易市场检疫监督。牲畜交易市场检疫监督是指在省、市或县区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或地方传统的牲畜交易大会上对交易的动物进行检疫,还有专一性经营的肉类市场检疫监督、皮毛市场检疫监督等。
2) 市场检疫监督的要求
⑴ 要有检疫证明
进入交易市场出售的家畜和畜禽产品,畜主或货主必须持有检疫证明、预防注射证明,接受市场管理人员和检疫人员的验证检查。无证不行进入市场。当地农牧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无证不行进入市场。当地农牧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家畜出售前,必须经当地农牧部门的畜禽防检机构或其委托的单位,按规定的检疫对象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凡无检疫证明、或检疫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者,由动物检疫人员补检、补注、重检,并补发证明后才可进行交易。凡出售的肉,出售者必须凭有效期内的检疫合格证明和胴体加盖的合格验讫印间上市,凡无证、无章者不准出售。
⑵ 市场上禁止出售下列动物、动物产品
①封锁疫点、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
②疫点、疫区内易感染的动物。
③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
④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及其产品。
⑤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
⑥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或污秽不洁、混有异物和其他感官性状不良的肉类及其他动物产品。 [NextPage] ⑶ 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易
凡进行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应在有关单位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尤其是农村集市上活畜的交易。交易市场在交易前、交易后要进行清扫、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对粪便、垫草、污物要采取堆积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防止疫源扩散。
⑷ 建立检疫检验报告制度
任何市场检疫监督,都要建立检疫检验报告制度,按期向辖区内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检疫情况。
⑸ 检疫人员要坚守岗位
市场检疫监督,对检疫员除着装整洁等基本要求外,必须坚守岗位,秉公执法,不漏检。
三、市场检疫监督的程序和方法
1) 市场检疫监督的程序
市场检疫监督的一般程序是验证查物:①合格的→准予交易。②不合格的→检疫→处理。
2) 市场检疫监督的方法
⑴ 验证查物
①验证 向畜主、货主索验检疫证明及有关证件。核实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是否经过检疫,检疫证明是否处在有效期内。县境内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查《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运载工具的查《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出县境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查《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及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胴体还需查验讫印章。
对长年在集贸市场上经营肉类的固定摊点,经营者首先应具备四证,即《动物防疫合格证》、《食品卫生合格证》、《营业执照》以及本人的《健康检查合格证》。经营的肉类须有检疫证明。
②查物 即检查动物、动物产品的种类、数量,检查肉尸上的检验刀痕,检查动物的自然表现。核实证物是否相符。
③结果 通过查证验物,对持有有效期内的检疫证明及胴体上加盖有验讫印章,且动物、动物产品符合检疫要求的,准许畜主、货主在市场交易。对没有检疫证明、证物不符、证明过期或验讫标志不清或动物、动物产品不符合检疫要求的,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售出的动物、动物产品依法进行补检和重检。
3) 补检和重检
⑴ 检疫的方法
市场检疫的方法,力求快速准确,以感官观察为主,活畜禽结合疫情调查和测体温;鲜肉类视检结合剖检,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
⑵ 检疫的内容
①活畜禽的检疫:向畜主询问产地疫情,确定动物是否来自非疫区。了解免疫情况。观察畜禽全身状态,如体格、营养、精神、姿势等,确定动物是否健康,是否患有检疫对象。
②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产品因种类不同各有侧重。骨、蹄、角多带有外包装,要观察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霉变等现象。皮毛、羽绒同样观察毛包、皮捆是否捆扎完好。皮张是否有“死皮”。对于鲜肉类重点检查病、死畜禽肉,尤其注意一类检疫对象的查出,检查肉的新鲜度,检查三腺摘除情况。
四、市场检疫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
1) 对补检和重检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准许交易。
2) 对补检和重检后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隔离、封存,再根据具体情况,由货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3) 在整个检疫过程中,发现经营禁止经营的动物、动物产品的,要立即采取措施,收回已售出的动物、动物产品,对未出售的动物、动物产品予以销毁,并据情节对畜、货主采取其他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