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2015年自考医学类心理学之心理知识精选题6
发布时间:2011/6/21 20:35:50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18. 马斯洛在1944年所着的《人的动机理论》中首先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由低到高分成五个阶层,象金字塔一样:
  生理需要:是人类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要,位于多层次需要构成的“金字塔”图式的底部。这种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及延续种族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实质上是生理需要的保障。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劳动安全、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等。
  社交的需要:也可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社会交往,从属于某一个组织或某一种团体,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得到承认;希望同伴之间保持友谊和融洽的关系,希望得到亲友的爱等等。
  尊重的需要:即自尊、自重,或要求被他人所尊重。包括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
  有威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以及高度评价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形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并发现自我满足的方式等方面的需要被称为( C )
  A审美需要 B 安全需要  C 自我实现需要   D 尊重需要
  2.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D )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为最高需要层次。  (√)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强的驱使力量。因此,要先满足人的高级需要,再满足人的低级需要。(错)
  19.    记忆就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记忆从人反复感知一定的客观事物,借以形成较巩固联系的识记过程开始,经过保持过程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联系。识记和保持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这就是再认或回忆。本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按照这种观点,有人把记忆分为三个阶段(或称三种记忆系统):①瞬时记忆阶段,为时不超过2秒。在这个阶段,外界信息进入感觉通道,并以感觉映象的形式短暂停留。②短时记忆阶段,为时不超过1分钟。贮存在感觉通道中的感觉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只有得以注意和复习的小部分信息才转入并被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听觉形式编码,动作和空间形象的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编码。③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并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这些信息在个体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并提取,从而得到再现。长时记忆的时间为1分钟以上及至终生;长时记忆的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大多数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视觉表象也可以作为编码的中介。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而转入短时记忆,随之得到再现。记忆又是一个主动的心理过程。被贮存在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不断得到加工、改造,与个体在识记前和识记后的经验建立各种关系。在记忆中经验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按记忆内容,又可分为多种记忆。记忆的生理机制是人脑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在复习时经强化而得到巩固,再现时,旧痕迹被激活。
  记忆痕迹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记忆痕迹衰退说目前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实验证明,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干扰抑制说的最初研究是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詹金斯和达伦巴希(J.G.Jenkings and K.M.Dallenbach)在一项实验中,让两位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字表,要求达到一次能正确背诵的程度,然后让一位被试睡觉,另一位被试继续日常活动。分别在1、2、4、8小时后,让被试回忆学习过的材料,结果显示:睡眠的被试回忆成绩比继续活动的回忆成绩要好,说明遗忘不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自然衰退的,而是在清醒状态下,大脑活动的继续活动,即日常活动干扰抑制了对原先学习材料的回忆。
  干扰抑制说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为了检验前摄抑制的干扰影响,一般采用以下实验程序进行,。如果实验组的回忆成绩低于控制组的回忆成绩,说明先学习的A材料对后学习的B材料的识记或回忆产生了干扰作用。安德伍德(Underwood)的实验发现,对学习无意义音节字表前有过大量练习的人,经24小时后的测验,只记住所学会的字表的25%,而以前没有过这种练习的人,则能记住同一字表的70%,说明了先前的活动对当前的学习产生了很强的干扰影响。斯拉墨卡(N.J.Slamecka)进行了学习有联贯意义材料时前摄抑制作用的研究。被试是36名大学生,学习材料是四个相当难的句子,句子都由20个字组成,而且内容较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前摄抑制作用的程度随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也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表1  前摄抑制实验设计程序
  实验组             控制组
  学习A材料            休息
  学习B材料         学习B材料
  回忆B材料         回忆B材料
  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为了检验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一般采用以下实验程序,(如表2)。如果实验组的回忆成绩低于控制组,说明了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保持和回忆产生了干扰。许多实验表明,倒摄抑制干扰作用的强度受前后所学的两种材料的性质、难度、时间的安排和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制约。如果前、后继学习的材料完全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则最小。当前后所学的材料相似但不相同,则最容易发生混淆,其倒摄抑制作用最大。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巩固程度越低,受倒摄抑制的干扰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恰在回忆A材料前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大;学习A后立即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次之;在学习A材料后和回忆A材料前有一时间间隔学习B材料,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小。
  表2  倒摄抑制实验设计程序
  实验组             控制组
  学习A材料        学习B材料
  回忆A材料        学习A材料
  休     息        回忆A材料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又彼此相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如学习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往往总是首尾部分记得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这是因为起首部分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到了两种抑制的影响和干扰。
  1.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A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什么的关系?(B)
  A学习程度    B时间       C记忆材料    D记忆方法
  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d)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4.记忆在以下哪种形式中保持的时间最长 (C)
  A.工作记忆   B.感觉记忆  C.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5.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有限性,它保持信息的容量为(C)
  A.7±3 组块     B.6±2组块    C.7±2组块        D.6±3组块
  6.艾宾浩斯根据实验提出了遗忘曲线,他的实验所采用的材料是(A)
  A.无意义的音节    B.有意义的音节  C.无意义的数字  D.有意义的数字.. [NextPage]   7.短时记忆的记忆保持时间,一般被认为约在:A
  A.15~30秒  B.5~10秒  C.60~80秒  D.1~2分钟
  8.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三类。下列各项中不在这三项当中的是—(C)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语义记忆   D长时记忆
  9.甲乙丙三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减退。甲说:“我的记性很差,几年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乙说:“我的记性也不好,几天前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丙听后一拍桌子,大声  说:“你们都什么记性啊?刚才谁拍桌子了?”他们中谁病的最重——C
  A甲  B乙  C丙  D差不多
  10.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 C )。
  A 感觉       B 注意       C 遗忘       D 动机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12. 老年人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为___的减退。(C )
  A意义记忆 B远期记忆 C感觉记忆 D再现记忆
  1. 记忆有四个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错)
  再认和回忆是一个阶段
  2. 识忆、保持、再认和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对)
  20.  情绪的种类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当一个人处在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心境的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小时,也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某种心境持续的时间依赖于引起这种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学会对心境的调节控制,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十分重要。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另外,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例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手舞足蹈,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者不流畅。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当的估价,容易出现轻率的举动。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人在激情发生之前,要竭力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此无关的事情上去;在激情状态中,在做或说某件事时,要慢慢使自己的行为平缓、镇定下来。当学生处在激情状态时,教师应遵守这样一条原则,即学生愈激动,教师就愈就平静,以避免产生消极作用。
  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所面临的事件产生的新要求不一致,新异情境的要求是过去所未经历过的,这时就产生这种紧张的情绪状态;或者已有的经验不足以使人对付当前的境遇而产生无能为力的压力感和紧张感。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它能导致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在生理上,心跳过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在行为上,由于发生普遍性的兴奋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为上的紊乱,动作不协调,姿势失常,语无伦次等;在心理上,由于意识自觉性的降低,造成思维的混乱,判断力减弱,知觉和记忆错误,注意的转移发生困难。有些人在应激状态下,全身发生抑制,使身体的一切活动受阻,呆若木鸡,甚至休克。但是,中等程度的应激状态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思维清晰、灵敏、精确,反应能力增强。人适应应激状态的能力有差异,这主要是受人的性格、过去经验、知识,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
  1.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了哪种心理状态?(  B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 下列对心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心境具有弥漫性                         B、心境是一种强烈的情绪状态
  C、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D、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的差别
  3.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4. 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B)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5. 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D)
  A.喝酒    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
  6.青少年的情绪模式可分为愉快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愉快的情绪包括D
  A高兴、好奇   B亲爱、乐趣   C乐趣、好奇  D高兴、乐趣、好奇、亲爱
  1.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对)
  2.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较长的情绪状态                      (错)
  3. 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对)
  4.激情总是消极的                                                                       (错)
  5.消极心境只能阻碍利他行为。                                 (错)
  消极心境会使人厌烦,意志消沉,降低人的活动效率,有碍于健康,它虽然在某种情境下会影响个人或集体的利他行为,但却不是唯一的作用。
  6.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对)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