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执业中药师辅导:中药材走油的检验
发布时间:2011/6/7 18:54:0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称为“走油”。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或糖类等成分的药材,如苦杏仁、当归、肉桂、麦门冬、枸杞子等易产生“走油”现象。检验药材是否“走油”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看油法。主要检看中药材的色泽、油质、脆裂及黏连程度。例如:党参、牛膝、桔梗等药材走油时内外颜色由浅变深;当归、木香、独活等走油时,其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砂仁、巴戟天走油时,则容易碎散或断裂;而麦冬、天冬走油时则黏连成块。
  手感法。用手摸或捏中药材以感觉其软硬及黏性程度。若药材手摸体软,有黏腻感,说明已经走油。如手摸蛤土蟆油感觉发黏,外表出现油状物,即为走油现象。
  嗅气法。有些中药材走油易产生一定的气味,如肉豆蔻、胡桃仁走油易产生浓烈的蛤气味;大云、锁阳走油产生酸甜气味;桑葚走油产生糖样气味;乌梢蛇等动物药材走油能产生一种特殊的令人作呕的刺激气味。
  弯曲法。防风,板蓝根等药材如果可任意折弯而不断,那就标致着走油了。
  折断法。北沙参、桔梗等药材折断后,断面呈现油样的物质,颜色加深,则已经走油。
  剖开法。将苍术、白术等剖开察看,若内色加深,又呈油样,即为走油。
  磨擦法。酸枣仁、莱菔子等药物,因外皮色深,走油时不易察觉。可用手磨擦使其气味溢出,若闻到特殊的蛤油味即为走油。
  敲击破壳法。种子果仁类药材,敲破种仁,内色呈肉色或棕褐色,具有特殊气味即为走油。如白果、巴豆等药材,破壳后,若见种仁色泽加重,蛤油味浓,说明已走油。
  药材发生走油一般与贮藏时温度过高、贮藏年久或て谑苋展庹丈洹⒂肟掌哟ィ佣鸨渲视泄亍7乐棺哂偷姆椒ㄊ墙菀鬃哂偷闹幸┎母稍锖蠓胖靡趿勾Ρ4妫缒苤诿鼙杖萜髦性蛐Ч岣谩?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