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外贸 >> 报检员 >> 正文
2015报检员考点精讲:检疫性真菌病害-烟草霜霉病
发布时间:2011/6/9 18:53:5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烟草霜霉病 Tobacoo blue mold
  分布与危害:1891年澳大利亚首先报道,后传入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现广泛分布,中国尚未发现。
  苗床和田间均发病,蔓延速度极快,引起大量植株枯死,是烟草的毁灭性病害。1960年欧洲流行,法国和比利时烟草损失80~90%,1961年损失干烟叶100,000吨。
  寄主范围:专性侵染,寄主范围窄,主要侵染烟草,自然条件下,还可侵染番茄、辣椒、茄子和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人工接种可侵染矮牵牛、酸浆和灯笼草等。
  症状:
  1.发病时期:主要在苗期,大田期也发生。
  2.发病部位:主要为害叶片。
  3.症状特点:因病原菌的生理型不同,受害部门也有差异,如美国流行的是美国生理型。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感染较少,不易感染茎部;欧洲流行提澳洲生理型,其危害特点是除危害烟草幼苗外,还能危害烟茎和成株。病叶表面和边缘表现淡黄色、黄绿色、暗绿色的病斑,病斑为圆形、近圆形、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病害发展迅速时,病斑可相互连接起来,布满整个叶片,或没有明显的界限。病叶背面密生灰蓝色或灰褐色的霜霉层,干烟叶一般表现为灰白色或灰褐色,苗床上的病苗表现为灰蓝色。条件适宜时,叶表面也产生霜霉层,随着病斑的发展,逐渐变褐色,甚至深褐色,最后成为枯褐色。干烟叶上病斑表面有突起,老病斑边缘有一圈青褐色环,与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相似。烤后的烟叶症状尚隐约可见;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更为明显。
  4.烟草霜霉病与其他病害的症状区别:烟草霜霉病的病斑有时容易与烟草黑胫病叶部症状相混淆。因黑胫病叶部病斑圆形,表现青褐色大斑,呈水渍状,背面霉层稀少,毛短色白,与霜霉病仍有区别。另外,烟草霜霉病染病部位产生霜状霉层,不仔细观察与烟草白粉病产生的白色粉状霉层也易于混淆,但因霜霉病的霜状霉层大多局限于病叶背面,而白粉病的粉状霉层则在叶片的正反两面都产生,只要仔细观察亦不难区别。
  病原菌: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f.sp. tabacina (Adam) Skalicky
  异名 Peronospora tabacina D.B. Adam
  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Peronospora nicotianae Speg
  英文名称:blue mould of tobacco ;tobacco blue mould ;downy mildew ;angular tobacco leaf spot ;tobacco black fire ;tobacco wildfire
  分类地位:Chromista藻物界(也称假菌界)、Oomycota, Oomycetes, Peronosporales, Peronosporaceae
  病原菌形态特征:细胞内菌丝产生细胞内吸器,孢囊梗在叶片的下表面通过气孔口伸出,长450-750μm,二叉式分枝,基部分枝成锐角,上部呈直角,顶端弯曲,末端尖,上生孢子囊;孢子囊透明无色,柠檬形,大小16-28 ×13-17?m,每个孢子含 8-22 核;卵孢子黄褐色到红褐色,球形,大小 24-75 ?m, 周围光滑或粗糙的外膜,干燥时收缩成棱角状皱纹,在死亡叶片、叶柄和茎的叶肉中大量存在。
  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1.在适宜湿度条件下,孢子囊生成的最低温度为1-2℃,最适宜温度为15-23 ℃ ,最高温度为30 ℃ ,而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孢子形成所需的最适湿度范围是叶面相对湿度97-100%。
  2.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最低 l一2℃,最适为15-22℃,30℃有少量萌发,35℃萌发率为0.1%。
  3.卵孢子有极强的抗逆性,经贮存4年后仍能存活;在80℃下烘烤4天,然后在35℃、RH50—60%条件下发酵,孢子仍有侵染能力。
  4.致病性分化:本病菌的美国生理型和澳洲生理型致病性不同。澳洲生理型存在有3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
  1.气流传播:气流传播是烟霜霉病得以造成重大危害的主要途径,而孢囊孢子是进行气流传播的主要病原体,根据气流及温度、湿度条件,孢子在两小时之内,可传播200km最高可达1600km,由于孢子所具有的高度传播能力,在南欧和北非早春的气体孢子可直接成为初侵染的来源。
  2.卵孢子传播:在美国东南部烟区,存在于病土中的卵孢子和存在于病残烟组织中的越冬菌丝的旧苗床是翌年春季侵染来源,在加拿大甚至中欧和北欧,卵孢子也是翌年侵染的主要来源,Krober曾报告50个月的卵孢子仍可造成较低的侵染率,但田间发病则很稀少。在南欧,卵孢子在初侵染上的传播一直未能肯定。虽然如此,由于卵孢子所具有的特殊抗逆性,存在于烟株下部叶片的卵孢子,可能是病害远地传播的另一途径。
  发病规律:
  越冬:菌丝体在田间或温室的病株、自生烟苗、野生烟草上越冬;卵孢子能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发病条件:温度和湿度时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夜间温度10℃,白天21℃,有间歇小雨或结露时间长或叶面湿润,光照弱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适生区域:中国大部分烟草种植区。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