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各科精华笔记(39)
发布时间:2011/7/12 19:48:21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4)望舌苔:
  1、苔色:
  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
  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黑苔:里证,热极,寒盛。
  2、苔质:
  厚苔:邪盛入里,痰饮食湿积滞
  薄苔:正常或主外感表证、内伤轻病。
  润苔:正常,痰中津液未伤。
  燥苔: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致燥气伤肺。
  滑苔:寒,湿。
  腐苔: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如糜。
  腻苔: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
  ①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湿、湿温、食滞、湿痰内、腑气不利。
  ②白滑腻:寒湿、湿浊。
  ③白腻:脾虚湿重。
  ④厚腻不滑:时邪夹湿。
  ⑤白腻不燥:自觉胸闷,脾虚湿重。
  ⑥白厚粘腻:口中发甜,脾虚湿热,所取上泛。
  剥苔:①光剥苔:胃气将绝之候。
  ②地图舌:气阴不足,过敏体质
  ③花剥苔:胃之气阴两伤。
  二、脉诊
  1、诊脉方法
  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三、按诊: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
  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
  患处硬痛拒按-实证;
  轻按即痛-病在表浅;
  重按方痛-病在深部;
  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
  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
  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
  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
  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
  (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