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师专业知识:国际储备的含义、构成及特点
发布时间:2011/7/12 20:41:1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国际储备对于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货币流通,保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与资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构成及特点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
所谓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以及用于其他意外支付而集中持有的一切国际流动资产。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涵盖内容有所不同。简而言之,国际清偿力的概念更为宽泛一些,其表现为一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与金融资信。国际清偿力通常包括自有储备与借入储备两部分,而国际储备多指其中的自有储备部分。因此,国际清偿力实际上是包含国际储备的。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描述,一国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以及储备头寸。
1.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货币性黄金数量总和。由于在国际支付与清算中,黄金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尽管自20世纪30年代起,各国都陆续放弃了金本位制,但黄金的贵金属特性以及遍布全球的发达的黄金交易市场,都使得各国政府依然将黄金列为其重要的储备资产之一。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黄金存量、非货币性黄金状况以及金价。例如,当黄金存量一定时,如果非货币性黄金量有所增加,则一国的黄金储备会有所减少。如果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价普遍下跌,则储备性黄金量会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绝大部分的黄金为发达国家所有,但由于金价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起伏波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较之以前已大大缩小了。
2.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汇资产,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体。作为储备货币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普遍可接受性,可随时获得性,币值相对稳定性。历史上,储备货币经历了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过程。英镑、美元都曾占据主导货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储备货币呈现出分散化、多样性的特点。目前,主要的储备币种有美元、日元、英镑、欧元等,其中美元仍为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NextPage] 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即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拥有的储备头寸,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其会员国提供的用于弥补会员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借款权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为储备部分,是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份额,约占成员国认缴总份额的25%,需要时,可由会员国无条件提用。二为信贷部分,是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由于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当中有75%是以本国货币缴纳的,需要提用时,实际上是以本国货币作抵押换回所需要的外汇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提用的比例越高,提用时的限制条件也越多。
4.特别提款权(SDR)。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其成员国提供的一种除储备头寸以外的用于弥补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的提款权利,按成员国认缴的份额进行分配。特别提款权实际上是一种记账单位,成员国无条件享有该项权利,但在使用上仅限于政府间的结算,不能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结算与支付。成员国可以凭着自己认缴的份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也可以凭以换回其他成员国持有的本国货币;另外还可以用于归还向基金组织的贷款并支付利息。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虽然它并没有实物作支持,但却有一定的价值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对它的价值也都予以认同。
(三)国际储备的特点
作为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以及维持汇率稳定,因此,储备资产必须具备一定特性才能满足以上所述的功用。这些特点包括:
1.普遍可接受性。
这是指一国的国际储备用于对外支付时,应当能够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因此必须是实际存在的金融资产。不能在国际间转让或兑换的金融资产,如记账贸易项下的外汇余额、已签订协议但未动用的外汇贷款等均不能作为储备资产。
2.币值相对稳定性。
这是指储备资产的价值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3.可随时获得性。
这是指一国的储备资产需要被动用时,可以被一国政府随时提用或兑换成所需要的金融资产,用于平衡国际收支或用于对外支付。这里也包括了储备资产的自由兑换性和流动性,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储备资产才能随时被政府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