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资料(25)
发布时间:2011/7/15 21:30:1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剧脱散,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外伤失血,或呕血、便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急剧大出血等所致。
  表现:可见出血量多,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则晕厥,或见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欲绝等症。
  5.气血两虚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机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
  表现: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因气虚,血液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气血两虚病证,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形体瘦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肢体感觉障碍,或肢体痿废不用等症。
  6.水停气阻
  概念: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贮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痰饮水湿病变发展,影响气机通利所致。
  表现: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导致经脉气血阻滞,则可见肢体沉重胀痛等症。
  7.气随津脱
  概念: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以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故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表现:气脱则全身机能突然衰竭,可见面色苍白,神昏晕厥,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甚则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
  8.津枯血燥
  概念: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而致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等所致:
  表现:可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等症。
  9.津亏血瘀
  概念: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涩不畅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烧伤,或大汗出,或吐泻等因素,大量耗伤津液,致使血容量减少,
  血液循行阻滞不畅,从而导致血瘀等所致。
  表现:多在津液不足基础上,叉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症。
  10.血瘀水停
  概念:指因血脉瘀滞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瘀而津液环流不利,或血瘀而致气滞,气滞则津停为水等所致。
  表现:多在血瘀基础上,兼见下肢、面目浮肿等症。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一)未病先防
  1.养生以增强正气
  包括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注意饮食宜忌、药膳保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
  2.防止病邪侵害
  包括避其邪气、药物预防等方面。
  (二)既病防变
  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二、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