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考点解析1
发布时间:2011/7/9 17:26:50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 ☆☆☆☆考点1: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定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 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他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
1.中药材及饮片的鉴定
(1)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如种大黄时误种为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将金钱草(过路黄)误采为风寒草(聚花过路黄)。
(2)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
(3)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充真。
2.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
(1)栽培条件:栽培条件不当,黄芪木质化程度增高,栽培的防风分枝等。
(2)采收加工:不同的采收期和不同的加工方法,使有效成分的种类或含量不同。如茵陈药典规定有两个采收期,春季幼苗高6~10cm时或秋季花蕾 长成时采收,前者称“绵茵陈”,后者称“茵陈蒿”。金银花采用阴干、晒干和蒸后晒干,绿原酸的含量不同,以蒸晒法加工者含量高。
(3)产地:同种药材,产地不同,质量不尽相同。
(4)贮藏时间:如荆芥的挥发油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新鲜细辛的镇咳作用强,当贮存6个月后则无镇咳作用。
(5)运输:运输中如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必然影响质量。
(6)非药用部位超标。
(7)人为掺假。
(8)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