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考点解析2
发布时间:2011/7/9 17:27:47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 ☆☆☆考点2: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1.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又分为天然中药资源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药用植物、动物资源。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现有中 药资源达12807种,在这些种类中,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余种,民族药1500~2000种,其余为民间草药。许多药材在特定的 生产区域,由于适宜的气候、土壤、水质和多年来优良的种植方法,使其优质而高产,疗效卓着,且产销历史悠久,称为道地药材。据初步统计,全国的道地药材约 有200种。如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大黄,宁夏的枸杞子,内蒙古的黄芪,吉林的鹿茸、人参,辽宁的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 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东的北沙参、金银花,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的玄参、浙贝母,福建的泽泻,广东的砂仁,广西的蛤蚧等都是历史悠久、全国 着名的道地药材,有的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2.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方法:(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 新药源。(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7)以新 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 ☆☆☆☆考点3:历代重要本草着作简介
  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专着称为“本草”。从秦、汉到清代,本草着作约有400种之多。
  1.《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其中载有247种药物。
  2.《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着者不详,成书年代约在西汉以前,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原书早已失传,但原文收载于后代本草中,现有明代、清代的辑本。
  3.《神农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撰而成,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为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4.《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唐代李 、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由官府颁行的,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 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的药物。该书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 唐代个人编着的本草亦多,着名的有孟诜的《食疗本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五代前蜀李珣的《海药本草》等。
  5.《开宝本草》是在宋代开宝年间官命刘翰、马志等在唐代本草的基础上撰成《开宝新详定本草》,后又重加详定,称为《开宝重定本草》,简称《开宝 本草》。宋代嘉祜年间,官命掌禹锡等编辑《嘉祜补注神农本草》,简称为《嘉祜补注本草》或《嘉祜本草》,新增药物99种。又令苏颂校注药种图说,编成《图 经本草》,共21卷,对药物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成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该书首创版印墨线药图,绝大多数药图为实地写生图,图名大多冠以州县 名,说明当时对药材质量的评价已十分重视药材的道地性。《证类本草》是宋代最值得重视的本草。北宋后期唐慎微将《嘉祜补注本草》和《图经本草》校订增补, 编成本草、图经合一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共31卷,载药1746种,新增药物500余种。该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 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6.《本草纲目》是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着作。李时珍参阅了经史百家着作和历代本草800多种,历经30年,编写成52卷,约200万字,载 药1892种的巨着《本草纲目》。其中新增药物374种,附方11000余条。这部着作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本书以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 基础,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名称统一,结构严谨,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7.《本草纲目拾遗》是清代赵学敏编撰的,此书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晶珠本草》为清代蒂玛尔-丹增嘉措编 撰,是历代收集藏药最多的典籍。《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清代吴其溶编撰的,是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名着,也是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 籍。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