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浙江省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发布时间:2011/8/4 10:00:0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个体过程研究领域的是( )
  A.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B.拥挤与环境心理学
  C.归因问题
  D.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2.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中团体过程研究领域的是( )
  A.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B.态度以及态度改变
  C.归因问题
  D.侵犯和助人行为
  3.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在( )
  A.1895年
  B.1908年
  C.1924年
  D.1935年
  4.______指的是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 )
  A.调查法
  B.档案研究法
  C.实验法
  D.元分析方法
  5.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遗传本能
  B.联结
  C.强化
  D.模仿
  6.社会心理学中有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理性决策论
  B.认知理论
  C.交换理论
  D.需求满足论
  7.“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这是______的观点。( )
  A.诱因理论
  B.角色理论
  C.认知理论
  D.学习理论
  8.______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
  A.自我确认
  B.自尊
  C.自我提升
  D.自证预言
  9.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现象是( )
  A.基本归因错误
  B.他利偏差
  C.自利偏差
  D.非动机性偏差
  10.以下对侵犯行为的界定中不正确的是( )
  A.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
  B.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C.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是反社会行为
  D.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1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些因素会使人们愤怒,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
  B.归因的影响
  C.遭受挫折
  D.生理状况下降
  12.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侵犯行为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个体愤怒程度
  B.个体自身利益受损程度
  C.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
  D.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
  13.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体现的是态度的( )
  A.效用功能
  B.知识功能
  C.自我保护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14.以下量表和方法中,属于态度的直接测量法的是( )
  A.利克特量表
  B.投射技术
  C.生理指标测量
  D.反应时测量
  15.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包括预先警告和( )
  A.抗拒
  B.暗示
  C.集中注意
  D.分散注意
  16.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好的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这种现象体现了人际吸引的( )
  A.联结原则
  B.强化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公平原则
  17.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测量的是( )
  A. Sternberg
  B. Rubin
  C. Hatkoff
  D. Lee
  18.以下对“社会支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B.来源包括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关系一般的人,不包括陌生人
  C.来源既包括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关系一般的人,也包括陌生人
  D.支持的形式既可是情绪上的,也可是物质上的
  19.以下对“社会交换理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由美国社会学家Homans提出
  B.“酬赏”是它的基本概念
  C.对交换结果的评价采用绝对的比较标准
  D.“成本”是它的基本概念
  20.在他人旁观的情况下,人们的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工作时好,这种现象被称为( )
  A.社会交换
  B.社会支持
  C.社会影响
  D.社会促进
  21.______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
  A.服从
  B.顺从
  C.从众
  D.众从
  22.以下团体中规模最小的是( )
  A.同班同学
  B.绿城足球队的球员
  C.夫妻
  D.同事
  23.团体中的领导者和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属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并对之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是______的观点。( )
  A.特质理论
  B.领导与下属交换理论
  C.权变领导模式
  D.成就动机理论
  24.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冒险。这种情况叫做( )
  A.团体沟通
  B.团体决策
  C.团体极化
  D.团体思维
  25.以下健康模式中,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上的相互作用的是( )
  A.生物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心身医学模型
  D.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26.______是指个体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性的因素时所带来的悲观状态。( )
  A.自我效能
  B.控制感
  C.习得性无助
  D.应对方式
  27.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应激事件与健康之间,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 )
  A.应对方式
  B.认知
  C.经验
  D.个性
  28.______是以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异同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含义。( )
  A.文化
  B.文化心理学
  C.文化人类学
  D.跨文化心理学
  29.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民俗分析法
  D.价值调查法
  30.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途径( )
  A.价值途径
  B.机能途径
  C.情境途径
  D.理论途径 [Next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的是(  )
  A.物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B.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C.医学的社会心理
  D.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E.信息学的社会心理学
  2.以下属于个人知觉偏差的是(  )
  A.晕轮效应
  B.扫帚星效应
  C.正性偏差
  D.光环效应
  E.慈悲效应
  3.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说服者因素的是(  )
  A.人格特性
  B.专家资格
  C.可信度
  D.受欢迎程度
  E.情绪
  4.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
  A.社会政策
  B.社会规范
  C.社会交换
  D.社会影响
  E.社会制度
  5.团体规范的作用有(  )
  A.保持团体的一致性
  B.发挥团体的多样性
  C.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D.满足成员的多种需求
  E.规范的惰性作用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这种现象是慈悲效应。
  判断:
  改正:
  2.顺从是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个体一旦表现出顺从行为,就表明他的内心是情愿、愿意按照他人的请求行事的。
  判断:
  改正:
  3.在心理学中,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如一群球迷就是一个团体。
  判断:
  改正:
  4.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社会懈怠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匿名性和自我意识降低有关。
  判断:
  改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利他行为?助人者的哪些特点会影响到利他或助人行为?
  2.什么是偏见?消除偏见的方法有哪些?
  3.简述影响服从的原因。
  4.当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结合实际分析说明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特点。
  2.什么是团体凝聚力?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