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全国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发布时间:2011/8/4 10:34:59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属于公共政策层次中的( )
  A.政策主体系统
  B.政策过程
  C.政策一般
  D.政策系统
  2.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 )
  A.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
  3.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 )
  A.委员会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总统制
  D.议会制
  4.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公共政策功能中的( )
  A.管制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5.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 )
  A.政治性
  B.权威性
  C.强制性
  D.公共性
  6.保证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中发生变形的政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是( )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咨询系统
  C.政策评估系统
  D.政策监控系统
  7.属于象征性联邦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巴西
  C.加拿大
  D.德国
  8.在我国,公共决策的基本规则是( )
  A.全体一致规则
  B.简单多数规则
  C.民主集中制
  D.绝对多数规则
  9.从国家最高决策权来说,英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属于( )
  A.议会制
  B.总统制
  C.委员会制
  D.双首长制
  10.在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中,揭示现代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模型是( )
  A.机构—制度模型
  B.精英决策模型
  C.集团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11.由于公共问题涉及的是公共利益,无法依靠市场中的个人行为得到解决,因此,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 )
  A.市场决策过程
  B.个人选择过程
  C.非理性决策过程
  D.公共选择过程
  12.由一定数目的专家学者或者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称为( )
  A.头脑风暴法
  B.层次分析
  C.多角度分析
  D.类别分析
  13.系统议程又称为( )
  A.政府议程
  B.正式议程
  C.公众议程
  D.实质性议程
  14.科珀等学者认为,动员模型通常出现在( )
  A.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
  B.不太民主的社会
  C.民主和平等的社会
  D.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
  15.在政策学习的类型中,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的学习被称为( )
  A.工具学习
  B.概念学习
  C.问题学习
  D.社会学习
  16.政策抉择前期的第一个环节是( )
  A.政策论证
  B.政策审议
  C.政策合法化
  D.政策采纳
  17.政策执行研究经历了三代发展路径。其中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 )
  A.向前推进策略
  B.向后推进策略
  C.整合策略
  D.以政策为中心的路径
  18.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所构建的政策执行模型是( )
  A.过程模型
  B.博弈模型
  C.互适模型
  D.系统模型
  19.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法治原则
  B.创新原则
  C.民主原则
  D.忠实原则
  20.在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中,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属于( )
  A.政策成本评估
  B.政策效益评估
  C.政策影响评估
  D.政策价值评估
  21.以实施监控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可将公共政策监控分为( )
  A.预防性监控、过程性监控和结果监控
  B.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
  C.直接监控和间接监控
  D.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
  22.由萨巴提尔等人提出来的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是( )
  A.周期型
  B.Z字形
  C.学习型
  D.移植型
  23.公共政策调整过程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
  A.实事求是原则
  B.渐进调整原则
  C.追踪反馈原则
  D.利益整合原则
  24.政策对象的变化或政策衡量指标上的变化,如根据年龄转变为根据收入确定政策受益对象的政策接续形式是( )
  A.线性接续
  B.非线性接续
  C.政策合并
  D.政策部分终结
  25.从知识的层面来看,可以观察、感知或以数据呈现出来的知识,如统计数据、调查结果等属于( )
  A.原理知识
  B.事实知识
  C.技能知识
  D.人际知识 [Next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形式主要有( )
  A.行政法规
  B.基本法律
  C.人大决定
  D.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E.部门规章
  27.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包括( )
  A.地理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法治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E.国际环境
  28.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结果
  B.目标人群
  C.执行机构
  D.法规
  E.规则
  29.公共政策对象具有的特点有( )
  A.政策规定性
  B.主动性
  C.受动性
  D.主观差异性
  E.效果统一性
  30.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的内容有( )
  A.多样化
  B.系统化
  C.社会公正
  D.社会可持续发展
  E.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32.简述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
  33.简述导致政策无效执行的因素。
  34.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
  35.简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
  37.试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38.案例: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被完全废止。
  根据本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公共政策终结?政策终结的方式有哪些?
  (2)结合本案例,分析我国农业税政策终结的主要原因。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