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执业中药师考试辅导:麻黄的鉴别
发布时间:2011/9/24 20:34:19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性状鉴别】
  草麻黄
  ① 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mm~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②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
  ③ 节明显,节间长2cm~6cm.
  ④ 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mm~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⑤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
  ⑥ 气微香,味涩、微苦。
  木贼麻黄
  ① 较多分枝,直径1mm~1.5mm,无粗糙感。
  ② 节间上1.5cm~3cm,膜质鳞叶长1mm~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中麻黄
  ① 多分枝,直径1.5mm~3mm,有粗糙感。
  ② 节间长2cm~6cm.
  ③ 膜质鳞叶长2mm~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显微鉴别】
  麻黄茎横切面为类圆形而稍扁,边缘有棱线而呈波状凸凹。
  ① 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被较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保卫细胞壁木化。
  ② 棱线处有非木化的下皮纤维束。
  ③ 皮层似叶肉组织,含叶绿体,有纤维束散在,幼枝外韧维管束8~10个,老枝产生束间形成层,但外侧为薄壁细胞。
  ④ 韧皮部狭小,其外有新月形纤维束。
  ⑤ 形成层环类圆形。
  ⑥ 木质部连接成环,呈三角形,细胞全部木化。
  ⑦ 髓部薄壁细胞常含棕红色块状物,可见少数环髓纤维。本品表皮、皮层细胞及纤维壁均有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木贼麻黄茎横切面: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中麻黄茎横切面: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草麻黄粉末:棕色或绿色。
  ① 表皮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呈长方形,含颗粒状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
  ② 纤维多而壁厚,木化或非木化,狭长,胞腔狭小,常不明显,附有细小众多的砂晶和方晶。
  ③ 髓部薄壁细胞木化或非木化,常含红紫色或棕色物质,多散出。
  ④ 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孔板。
  【成分】
  草麻黄
  ① 含生物碱1.315%主要为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尚含微量左旋甲基麻黄碱(l-N-methyl-ephedrine)右旋甲基伪麻黄碱(d-N-methyl-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l-nor-pseudoephedrine)等。
  ② 另外尚含挥发油的苄甲胺(benzyl-methylamine)、儿茶酚、鞣质以及少量挥发油。其中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近来又分离出多种新成分,其中2,3,4,5,6-四甲基吡嗪和1-α萜品烯醇为平喘有效成分。
  木贼麻黄含生物碱量最高,约1.02%~3.33%,其中麻黄碱占55%~75%,右旋伪麻黄碱占25%~45%及甲基麻黄碱等。
  中麻黄含生物碱量最低,0.25%~0.89%。据近年报道:三种麻黄都含有麻黄恶唑烷酮(ephedroxane)
  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茎的髓部,节部生物碱为节间的1/2~1/3左右,但伪麻黄碱的含量高。
  【理化鉴别】
  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含量测定】
  用剩余回滴法。本品含生物碱作为麻黄碱(C10H15ON)计算,不得少于0.80%。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