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二复习摘要:第十二章(2)
发布时间:2011/9/28 19:45:0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第二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与方法
  一、溶出原理
  药物释放受溶出限制,通过减少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溶出速率可以使药物缓慢释药,达到长效目的,据此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3.控制粒子大小,药物微粒粒径大,溶出慢,反之则快;
  4.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如以脂肪,虫蜡类等为基质的缓释片;
  【经典真题】
  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
  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
  B.控制粒子大小
  C.溶剂化
  D.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答案:ABDE
  二、扩散原理
  药物释放以扩散作用为主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水不溶性膜材包衣的制剂,如EC包制的微囊或小丸、释药速率与微囊或小丸的包衣厚度、药物在囊芯与衣材中的分配等因素有关,可为零级(控释)与非零级(缓释)释药。
  2.包衣膜中含有水溶性成分(致孔剂),如:EC与MC混合膜材,这类可使药物零级释药。
  3.水不溶性骨架片,药物通过孔道扩散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包括增加粘度,减少扩散、包衣制成微囊,不溶性骨架片,植入剂、乳剂等。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
  ⑴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 包衣材料有阻滞剂和肠溶材料
  ⑵制成微囊
  ⑶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骨架材料为不溶性塑料,水溶性药物较易制备这种类型
  ⑷增加粘度以减小扩散速度
  ⑸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 主要用于注射剂、滴眼剂或其他液体制剂 ⑹制成乳剂
  【经典真题】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
  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C.包衣
  D.控制粒子大小
  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答案:C[NextPage]
  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相结合
  生物溶蚀型给药系统的释药特点是,药物不仅从骨架中释放(溶出)出来,而且由于骨架的溶解,药物需经过扩散才能进入体液。
  四、渗透泵原理
  利用渗透泵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释放药物,口服渗透泵型片剂的原理与构造:
  1.片芯为水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聚合物或含有其他辅料;
  2.外包有不溶性聚合物(醋酸纤维素、EC或EVA)衣层为半渗透膜壳,水可渗透进入,药物不能渗透出;
  3.片剂的一侧壳顶用适当方法(如激光)开一小孔,当水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后,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渗透压约为4053~5066kPa,而体液为760kPa,由于渗透压的差别,药物由小孔释放药物,直至膜内外渗透压平衡。
  4.半透膜的厚度,孔径和孔率,片芯处方及释药小孔的直径是制备渗透泵型片剂的关键,释药小孔直径小,释药慢,反之则快。
  五、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脂,其聚合物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合于树脂上形成药树脂。在胃肠道中,带有电荷的离子与药物树脂接触时,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树脂+-药物-+X-→树脂+-X-+药物-
  树脂--药物++Y+→树脂--Y++药物+
  以减少扩散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
  A.控制粒子的大小
  B.与高分子化合物制成难溶性盐
  C.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
  D.增加黏度以减少扩散速度
  E.制成乳剂
  答案CDE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