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2015年临床中医护理辅导:剧痛护理
发布时间:2012/10/24 22:39:26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整个部位发生疼痛。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的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腹痛。因腹部内有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重要脏器,手足三阴、手足阳明、足少阳、冲、任、带脉等经脉都循行于腹部。若腹部所藏脏腑或所循经脉因外感或内伤引起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郁滞、虚弱等都可发生腹痛。腹部剧痛常指重症腹痛,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现代医学中急腹症的多种疾病都有剧烈腹痛的症状。
    病因病机
    腹痛的病因病机以寒、热、虚、实为常见,而腹部剧痛则以实证、热证、寒证为主。
    ① 外邪侵袭:外感寒暑湿热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而不通则痛。
    ②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使湿热积滞,蓄结肠胃;或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食滞内停;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腹痛;或腹中生有寄生虫而引起虫积腹痛。
    ③ 情志不畅: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血郁滞;或肝气横逆,乘犯脾胃,以致脾胃不和,气机不畅导致腹痛。
    ④ 外伤腹痛:腹部外伤无论是否穿透腹壁,出现剧烈腹痛时都说明内脏可能有损伤,时刻危及生命。
    一般护理
    ① 病室环境:宜安静,避免噪音等刺激因素,空气要新鲜。腹痛剧烈、病情危重者,可住单人房间,给予特别护理。
    ② 生活起居:病人应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可适当活动,但不可剧烈活动。
    ③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暂时禁食,或进流质,待疼痛缓解后再逐步给予半流质、软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忌食生冷不洁、辛辣、油腻、煎炸厚味食品。
    ④ 情志护理:剧烈的腹痛使病人心情痛苦、急躁紧张,要安慰病人,稳定情绪,在病情有变化时要耐心解释,解除其思想负担,并避免精神刺激。
    ⑤ 病情观察:腹部剧痛病人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要认真辨明腹痛的性质和部位,尤其在诊断尚未明确时,更应详细观察病情发展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⑥ 腹痛发作时可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天枢、气海、关元、神阙等穴,虚寒证者可加灸。在尚未明确诊断之前,不要盲目使用止痛剂,尤其是麻醉性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造成严重后果。
    ⑦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正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
    辨证施护
    腹痛的辨证分型,临床实热证常见有湿热壅滞、食积、气滞血瘀和外伤腹痛,寒证有寒邪内阻。
    分 型  证 候 治疗与护理原则
    湿热壅滞型 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泄热通腑。
    饮食积滞型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苔腻,脉滑实。 消食导滞。
    气滞血瘀型 以气滞为主者,脘腹胀闷或疼痛,攻窜不定,痛引
    少腹,得嗳气或矢气则胀痛稍减,遇恼怒则加剧,舌苔薄,脉弦。以血瘀为主者,则腹痛剧烈,痛处不移,舌质青紫,脉弦或涩。 以气滞为主者,宜舒肝理气,方药选用柴胡舒肝散加减。以血瘀为主者,宜活血化瘀,方药选用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并兼有神疲气短、恶寒等症,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温中补虚、和中缓急。
    寒邪内阻 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正常或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沉紧。 温中散寒。
    腹部剧痛,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时应全面、细致地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尤以实证腹痛易生他变,因此应辨明其证候类型,给予适当的护理,使其病情迅速缓解。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