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临床医师外科学复习:脑血管壁缺损导致脑血管瘤发生
发布时间:2012/10/25 12:00:0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颅内血管瘤,又称为脑动脉血管瘤,简称脑血管瘤,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发生机制同其他颅内肿瘤不同,不是细胞不断生长而形成的瘤样团块,而是因为动脉管壁局部发育薄弱或动脉管壁损伤,高压力的动脉血流使血管壁如囊状般地向外膨出而形成的。
    脑血管瘤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是小儿脑血管瘤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脑血管壁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后天性因素包括感染性、外伤性、动脉硬化性等因素。
    先天性囊性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类型,占颅内动脉瘤的80%~90%。这类患者常因为动脉壁的中层和外膜发育不全,动脉壁缺少弹力纤维,导致在血流的压力和冲击下,薄弱的管壁就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致病菌多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脱落的带有细菌的栓子随血液进入脑血管,造成局限性动脉炎,导致脑血管壁遭到破坏,形成动脉瘤。颅脑外伤可直接或间接损害颅内血管,导致血管变形、扭曲或挤压形成动脉瘤。动脉硬化可以使血管壁变硬变脆,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可导致血管壁破损,形成血管瘤。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