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学习(6)
发布时间:2012/10/29 18:23:00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目前,市场上一方面居民手中有大量的货币和存款,另一方面不少商品供大于求;一方面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开不了工。
这段话说明的是( )。
A.市场供求关系存在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大,人民手中的货币在贬值
C.人民舍不得花钱买商品
D.企业开不了工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2.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龟甲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这些文字,直到1898年才被发现。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
A.我国在1898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B.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C.1898年在我国发现了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D.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我国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最早的文字
3.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这段话的正确表述是( )。
A.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可贵的
B.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
C.意志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D.意志品质决定人的前途
4.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之为探天险而丧生者已为数众多。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改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当今后世。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间天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
A.缆车的发明可以使自然界的天险变成通途
B.缆车既使旅游业赚钱,也满足了游客探险的愿望
C.缆车可以让弱者登临天险而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
D.缆车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限制了人对自然的探寻
答案及解析
1.A.这段话从存款多而商品过剩、物价上涨而企业停产两方面说明市场供求的矛盾。
2.C.这段话的要点是甲骨文出现于三千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1898年被发现,答案C最完全。
3.B.这句话的句式是“不是……而是……”,“而是”之后的是正确的意思,故选B.
4.D.题干的着眼点是强调缆车的发明摧毁了人间的天险,限制了人们的探求活 动。A、B、C项都只指出缆车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弊端,因而不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