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药师考前药学综合知识辅导(17)
发布时间:2012/10/7 21:51:2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三、 血红蛋白
    参考范围: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L
    (三) 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量增多
    (1)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
    (2)创伤 大量失水、严重烧伤。
    (3)用药 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伯氨喹、维生素K、硝酸甘油等。
    2.血红蛋白量减少
    (1)出血 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 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
    (2)其他疾病 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由慢性和反复性出血引起,如胃溃疡、胃肠肿瘤、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小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例题:
    血红蛋白量增多的疾病有
    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E.高原病
    ABCE
    五、血小板计数
    参考范围:(100~300)×109/L
    (二)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血小板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4)其他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如伤寒、黑热病、麻疹、出血热多尿期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阻塞性黄疸、过敏性紫癜)。
    (5)用药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细胞毒性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增多
    (1)疾病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2)创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六、红细胞沉降率
    参考范围:男0~15mm/h
    女0~20 mm/h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