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46)
发布时间:2012/11/10 12:56:08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 )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可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法律 B.法律、行政法规 C.法律、法规 D.法律、法规、规章
2.与其他诉讼比较,属于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种类是( )。
A.书证 B.视听资料 C.现场笔录 D.勘验笔录
3.张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所在的城西区公安分局所属的小营派出所以自已的名义作出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提起行政复议被维持后,他不服又提起行政诉讼,应以( )为被告。
A.小营派出所 B.城西区公安分局
C.小营派出所的所长 D.小营派出所或城西区公安分局
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规章之间不一致的,应报请( )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国务院
5.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2年,是从( )之日起算。
A.行政机关作出侵权行为 B.受害人知道侵公行为
C.侵权行为被确认为违法 D.受害人知道有赔偿请求权
6.公司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的分类是下列哪一种?( )
A.母公司与子公司 B.总公司与分公司
C.封闭式公司与开放式公司 D.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
7.某外国公司拟在我国设立外资企业,在向我国政府提出申请时,下列哪一项违反了我国法律的规定?( )
A.申请人要求该将该外资企业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
B.该外资企业由申请人独家出资设立
C.申请人声明该外资企业将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但其产品仅有40%出口
D.申请人声明该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将向中国境外的保险公司投保
8刘某在甲化工厂工作期间,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不仅给甲厂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本人也因伤住院,那么甲厂于什么时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刘某属于因工受伤,甲厂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如果刘某怀孕,甲厂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C.规定的医疗期满后解除合同,并要给予经济补偿
D.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给予经济补偿
9.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时,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
A.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全国最低工资标准
B.工资应当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C.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抵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D.劳动者在婚丧期间,用人单位可以酌情降低支付工资
10.下列哪些情形消费者不能要求退货,经营者不负责退货?( )
A.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
B.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因产品质量投诉于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协会提请有关鉴定部门鉴定后,认定为不合格
C.约定包修的商品,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
D.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经营者通过实物样品表明的质量状况不符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产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产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选项C正确。
3.B【解析】《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4.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选项D正确。
5.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1款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6.D【解析】大陆法系国家学者根据公司的信用基础不同对公司进行的公类,公司的信用基础在于股东个人而不取决于公司的资本,称人合公司,无限公司为典型,公司的信用基础在于公司资本数额而不考虑股东个人信用的,称为资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典型。
7.D【解析】《外资企业法》第16条规定,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故D错误,应当选D。
8.D【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23条条1款条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所以本题应选D。
9.C【解析】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所以本题应选C。
10. 【解析】产品质量法规定:经营者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就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据此,选项ACD所列情形可以退货。消费者对购买商品的认为存在质量问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可以提请有关部门进行鉴定,经检定不合格的产品,可以支持消费者提起诉讼,但消费者协会毕间是社会团体,法律并未对其提请鉴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给予消费者一方以向经营者请求退货的权利。所以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