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51)
发布时间:2012/11/10 12:58:5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依据产品质量法,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所列产品不是重点抽查的对象?( )
A.影响国计民生的生要工业产品
B.可能危及人体分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C.消费者协会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D.建设工程
2.依据《商业银行法》,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B.设立城市合作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
C.商业银行可自主决定的境内地点设立分支机构
D.商业银行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超过6个月无正当理由未开业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3.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有期徒刑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张某还需执行的刑期是多少年?( )
A.7年 B.9年 C.10年 D.12年
4.徐某整日游手好闲。为了达到骗取财富的目的,便假装为一公司业务员,以采购为名,骗取红旗服装厂厂长的信任,签订了一份虚假经济合同。徐某将骗取的服装转卖,所得被其全部挥霍,据查该批服装价值7万多元,徐某的行人构成何罪?( )
A.投机倒把罪 B.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5.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A.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的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6.选项所列哪个机关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有权实施处罚?( )
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B.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C.不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 D.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7.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为已有,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贪污罪 B.保险诈骗罪 C.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
8.张某、王某、纪某3人均是油漆工。1998年7月9日为某工厂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张某说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种?( )
A.意外事件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过失 D.过于自信过失
9.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小孩的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10.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
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抢劫罪。
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解析
1.D【解析】《产品质量法》第15条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或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本条没有涉及建筑工程。所以本题应选C。
2.C【解析】商业银行设立后,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但根据《商业银行法》第13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实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制度,城市合作银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据此,选项AB的表述是正确的。《商为银行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吊销其经营许可证。选项D正确。
3.A【解析】《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刑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有,应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就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4.C【解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选项C正确。
5.D【解析】《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2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正确理解和执行〈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答复》:“因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2款规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因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所作的处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这是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所以本题应选D。
6.B【解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3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以本题应选B。
7.D【解析】题目中的钱某不具备构成贪污罪的特定主体资格,选项A不正确。
根据《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巨大的……是职务侵占罪。
8.D【解析】过于自信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已经预见到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9.A【解析】孙某明知与自已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放任危险结果的发生。
10.C【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