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习题精解(61)
发布时间:2012/11/14 11:50:48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371.35年前,北平西直门大街高井胡同口上的小学堂里,有两个个性不同的孩子:一个毛歪儿,生来拘谨,腼腆怯懦,计较表面毁誉,受了欺负就会哭;一个小秃儿,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有力量蕴蓄在里面不 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直掉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下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由于这点禀赋的差异便分歧了我和老舍一生的途径。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作者坦诚地诉说自己童年时的性格弱点
B.小时候个性不同,导致日后作者与老舍终于分手
C.不同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影响很大
D.作者很欣赏老舍坚韧而又不轻易表露的个性
372.顾客并不像通常所描述的那么容易被操纵,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东西和别人认为他们需要的东西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据此可知( )
A.广告投资与商品销售不成正比
B.大多数人购物认准一种品牌多年不变
C.在进人商店前顾客大都知道要买哪种牌子的商品
D.顾客在商店购物时一般不喜欢他人的介绍或建议
373.国务院最近通知指出:国有企业本年9月30日以前的离退休人员从本年10月起分别按照所列标准增 加离退休金。1992年以来,有些地区、单位和部门未按照国家规定自行给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金 的,其增加金额高于本规定标准的,这次不再增加离退休金。由此最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A.自行增加的离退休金高于“通知”规定标准的部分,国务院未予否认
B.擅自增加离退休金行为未得到国务院理解
C“通知”仅作为增加离退休金的参照标准
D.对此法规可据本地区、单位情况作适当补充
374.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改变:一种是“顺向改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另一种是“逆向改变”,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破坏生态平衡。精神生产,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则会扩大和加深上述两种改变。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生产总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而一般属于“逆向改变”
B.精神生产有比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更为积极的作用
C.精神生产也存在“顺向改变”和“逆向改变”两种可能性
D.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应说是“顺向改变”
答案及解析
371【解析】B。这是文意理解的题型。从题干中“怯懦”与“豪放”、“就会哭”和“不肯掉下一滴泪珠”等等对比,可以看出A、D符合文意;“分歧了我和老舍一生的途径”是指两人在人生道路上作出不同选择,并没有“日后作者与老舍终于分手”的意思,因此,C是符合文意的,所以答案是B。
372【解析】C。根据题干所述,A、B项所言与题干无关,题干也未论及顾客喜不喜欢“他人的介绍或建议”,只有C,可由题干陈述直接推出。
373【解析】A。这是一个理解题意的题型。C和D是错误的,材料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纯属无中生有。国务院对有些单位、地区和部门自行增加的退休金,也没有用“擅自”一词进行评判或表示“理解”,B错误。对“其增加金额高于本通知规定标准的,这次不再增加离退休金”,国务院实际上是承认了这种既成事实,也就是未予否认。A项最符合题意。
374【解析】C。题干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说明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两种变化:顺向改变和逆向改变。第二句话说明精神生产会扩大和加深这些改变。根据第一句话,可确定A项和D项不正确。根据第二句话,B项不正确。C项说明精神生产有两种可能性,是符合所给文字的意思的,所以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