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正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习题精解(65)
发布时间:2012/11/14 11:53:14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355.现在用词不当、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语言不规范现象,不仅出现在学生的笔下,而且在报刊、书籍上也屡见不鲜;读音的讹误,不仅出现在一般人的口头上,而且在广播和电视中也时有所闻。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现在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B.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到了非纠正不可的地步
    C.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新闻工作者承担着重要责任
    D.语言文字不规范,新闻工作者应负重要责任
    356.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
    A.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者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357.文学家在克隆一个时代横断面的风景线的同时,也克隆了自己的人生风景线。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幻中凸显的人文景观,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这段文字表明的中心是(  )
    A.文学家肩负着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
    B.表现时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学创作的双重目的
    C.欣赏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文学家们的社会人格
    D.欣赏文学作品有认识时代和文学家人格的双重意义
    358.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角色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人们日常的活动所吸引,往往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内心深处的了解,因而在一些看似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中不免存在着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充当各式各样的角色
    B.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种角色理解之上的
    C.缺乏对角色之外的人的了解,就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的认识
    D.避免角色的影响,才能对社会中的人有更加客观深刻的了解
    答案及解析
    355【解析】A。由“不规范现象从在学生笔下到报刊书籍,从读者讹误到广播电视都存在”可以看出,语言不规范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故选A。
    356【解析】D。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从众≠消极;在实际工作中从众往往更能体现成本与效率原则,故选D。
    357【解析】D。D这段话中“品察他们的克隆”指的就是欣赏文学作品,所以这段话的重点是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双重意义而不是强调文学家的任务或创作目的,故选D项。
    358【答案】C。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