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习题精解(123)
发布时间:2012/11/17 10:54:2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19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3.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比,毕竟是风毛麟角。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还是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 B.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
C.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 D.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4.逆差与顺差,应当辩证地看,贸易平衡永远是相对的、动态的。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而非零和,经济互补性注定了美对华逆差将是一个长期问题。今后,中美两国参与全球化和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会继续加深,只要不改变现行统计方法,美对华逆差仍将持续,而中美经贸规模也仍将不断扩大。这段话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
A.中美经济是互补的 B.逆差还是顺差要看使用的统计方法
C.美对华贸易逆差不会改变 D.美对华贸易逆差不应影响中美经贸关系
答案及解析
【解析】B为正确答案。根据“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和“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要付出努力,才能冲出困境, B强调目前需要付出主观努力,完全符合上下文的语境,所以选B。而A强调客观的曲折;CD均强调未来的前景。(题目概括)
【解析】C为正确答案。铁丝网暗喻明确产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遵纪守法者而言是有效的,对违法者而言是无效的,但是法律会对违法者予以制裁,因此C项说法明显错误,故选C。
【解析】D为正确答案。A、B选项不能从文中推导出来;而C选项并非短文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只是一个论据;根据文段最后一句话可知作者主要是想说明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故选D。(观点题 不能把论据当观点)
【解析】D为正确答案。根据“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而非零和,经济互补性注定了美对华逆差将是一个长期问题”和“美对华逆差仍将持续,而中美经贸规模也仍将不断扩大”,可知作者主要是强调美对华贸易逆差不应影响中美经贸关系,所以选D。(观点题 不能把信息、论据、局部观点局部推理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