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正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习题精解(139)
发布时间:2012/11/17 11:16:39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 无论准确也好,鲜明、生动也好,就语言方面来讲,要求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意。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才会使人感到鲜明,说得神秘一点,字眼里面还有它的声调和色彩。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语言要生动、准确     B.语言有声调和色彩
    C.文字很神秘           D.文字的运用要恰如其意
    2. 初唐的人们探究梁、陈、北齐的祸乱之源,往往归咎于淫靡的文风,并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文风,以适应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这无疑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毕竟本末倒置。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风
    B.把文风不振作为封建王朝的亡国之因是错误的
    C.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有利于文坛的建设
    D.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虽不科学,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片沃野,他们就能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片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阴山以南地区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B.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生存的依据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都是极为重要的
    4. 学校党支部书记激动得眼睛闪着泪花,他说,他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了,文革中被逼得吃鼠药走绝路,自己教的学生见了都躲着走,怕沾“臭老九”的边。如今,社会风气大变了。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县委领导作陪,这在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学校党支部书记因为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而激动
    B.社会上尊师重教已成为一种风气
    C.教师在“文革”中遭到迫害
    D.学校党支部书记回顾他从教30年来的经验,感到今天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5. 这部小说由于插入了过多的社会批评、嘲讽以及有关诞异的历史等等,因此显得结构松散,加上主要人物几易姓名(这一点到最后才交代),因此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是因为小说的结构松散
    B.小说在最后才交代此书的结构松散
    C.过多的社会批评、嘲讽及有关诞异的历史导致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
    D.主要人物几易姓名的事情在最后才交代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 仔细阅读本段文字可知,其主旨即是文中所说的“就语言方面讲,要求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意。”故应选D。
    2.D[解析] 本段文字论述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重要性,选项A只是说明兵家必争此地是一种现象,并没有说出其根源,选项B和C,只是单一的讲述阴山以南的地区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却没有说对汉族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D。
    3.D[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党支部书记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文革中的情况及文革结束后发生的变化。文革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党支书深深体会到全党与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四个选项中,仅有D项最能表达本文的主旨,故本题答案为D。
    4.D[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可知,作者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文风不振不是亡国之根本,只是亡国的一个次要因素。与题目中所给选项对照,可知应选D。
    5.B[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易知,A、C、D项均正确,而B项所说的内容文中并没有提到,故选B。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