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写作论证的易犯错误提示
发布时间:2012/11/25 18:26:3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丢掉主旨,偏离题意
不能够抓住资料所给出的主要问题分析说明,也就是说,文章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甚至有偏离题意的现象。
二、立意陈旧,思路单一
不少报考者在论证时,立意角度不新颖,思路不开阔,不会进行发散式思维和阐述,不能揭示事物的实质,因此使得论证没有深度,一般化。
三、标题不准,表述老套
常会看见有的报考者的申论答卷标题不够贴切、具体、鲜明、精练、生动。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论题对论证问题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提炼、对态度倾向的表述与评论内容或思想不一致,词语运用不够恰当,有些标题的意思欠妥,使人产生歧义;
2.评论的标题不够具体,空泛乏味,大而无当;
3.评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针砭什么等,在题目中反映得不够,换句话说,就是有的文章标题的观点、立场、态度不够鲜明;
4.有的标题不够精练,句式复杂,语言啰嗦,难以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5.有的标题不够生动,难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四、思路不清,逻辑混乱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谋篇布局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文章结构不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不根据立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来组织安排文章的观点、材料和先后顺序;
2.文章结构布局没有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没有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
3.文章结构布局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结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在开头、结尾和层次安排上没有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
4.文章缺乏论述说理的艺术,不注意修辞;
5.文章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字数超过了规定;当然也有的文章字数太少,难以把道理讲述清楚。
五、不会引用,断章取义
在摘引所给材料及理论着作的某些段落或个别语句时,要注意不可从自己的目的出发,不顾原材料及原着的整体观点和上下文联系,寻找个别与自己论点相一致的言论,孤立地摘引出来。这种断章取义的操作,往往会偏离材料主题或歪曲原着的观点,有时甚至会与原材料、原着作观点背道而驰。这方面的错误是极为严重的,应该尽力避免。当然,有的是别有用心,有的是不够严谨,但断章取义之不可取,却是明确的原则。一般来说,完全违背原着的断章取义不多,但偏离原着的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