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正文
2015年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练习(27)
发布时间:2012/11/30 13:39:18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初唐的人们探究梁、陈、北齐的祸乱之源,往往归咎于淫靡的文风,并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文风,以适应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这无疑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毕竟本末倒置。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风
    B.把文风不振作为封建王朝的亡国之因是错误的
    C.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有利于文坛的建设
    D.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虽不科学,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辞书的编纂过程中,存在所谓“共识”问题。因而做出完全相同的释义是可能的,但也是有限度的,绝不能用所谓的“共识”给自己的抄袭行为开脱。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辞书编纂过程中,(    )。
    A.出现完全相同的释义是不可避免的
    B.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完全相同的释义,但限度很难掌握
    C.只要出现完全相同的释义,就应视为抄袭行为
    D.如果出现大量的完全相同的释义,就不是“共识”,而是抄袭
    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的精神生产不是纯粹与物质无关的活动,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正是物质文明提供的。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
    C.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参考答案:
    1. D【解析】片段的第一句即表明了其观点,即初唐的人们将淫靡的文风视为亡国之因,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句则委婉的指出这个认识是不科学的。故选D。
    2.D【解析】片段中首先肯定偶尔的“共识”在辞书编纂过程中是可能的,但后句则强调“绝不能用所谓‘共识’给自己的抄袭行为开脱”。故选D。
    3.A【解析】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物质文明的问题。引号里面的话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并由此得出结论:物质文明给精神文明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再分析四个选项可知,选项B、D都是对引号中的话的总结,过于片面。选项C原文中没有提到,只有选项A涵盖了原文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