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儿科护理学辅导: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发布时间:2012/11/9 12:57:5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有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监 床上以外源性者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主要临庆表现为剧烈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及紫绀等。治疗方法以手术取出异物为主。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清理呼吸道低效;(2)有宜看书的危险;(3)知识缺乏;(4)有感染 的危险 .
    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关因素
    1.分泌物过多。粘稠 .
    2.与气管切开术后有关。
    主要表现
    喉部有痰鸣音,肺部有湿罗音。
    痰液不易或无法咳出,可有紫绀,呼吸困难等。
    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道通畅。
    紫绀、呼吸困难减轻或不出现。
    没有因痰液阻塞而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利用负压吸引方法,及时吸净口腔内及报导管导管内分泌物。
    超声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以稀释痰液。
    气管切开病人,应每班清洗消毒内管;小儿内套管和径小、易堵塞 ,应视情况增加清洗次数,保持导管通畅 .
    完善术前准备,尽早将异物取出。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其效果。
    重点评价
    肺部呼吸音情况。
    痰液能否稀释易吸出。
    二、有窒息的危险
    相关因素
    阻塞气管、支气管。
    2.缺氧。
    3.全麻术后。
    4.支气管痉挛。
    5.喉头水肿。
    主要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紫绀,心率增快,大汗等。
    护理目标
    1.病人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型态。
    2.呼吸道通畅 .
    3.无窒息的危险。
    护理措施
    病人需有父母陪伴,半卧或平卧位,避免大哭大闹而引起异物移位及增加耗氧量。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胆忌用吗啡、度冷丁等抑制呼吸的药物。
    迅速须知好一切术前准备,争取时间尽快手术。
    全麻术后,及时吸净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麻醉未醒前,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
    遵医嘱吸氧。
    术后遵医嘱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炎药防止喉头水肿的发生,并观察治疗效果。
    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及急求药口、物品。
    重点评价
    呼吸是否平衡,有无烦躁、气促、脉数等。
    面色是否红润 ,有无紫绀或苍白。
    三、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1与年龄及文化层次有关。
    2未接受过有关教育。
    主要表现:小儿口中含物,进食时嬉笑、哭闹。
    护理目标:家长或病人能讲述有关预防呼吸道异物的知识。
    护理措施
    向患者或家属讲解防止呼吸道异物的保健知识:
    5岁以下小孩尽量避免吃花生、瓜子,豆类等带硬壳的食物。
    进食时不要哭闹,嬉戏,以免异物误入呼吸道 .
    纠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如发现小儿口中含物时,应诱其吐出,不可强取,以免哭闹而进入呼吸道。
    对全麻或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卧位,假牙事先取出,以防呕吐物或假牙吸入下呼吸道。
    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呼吸道异物的危险性及预后。
    重点评价:病人或家属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
    有感染 的危险
    相关因素
    异物停留过久。
    与报导管切开术有关。
    主要表现
    病人有咳嗽,咳痰或体温高于正常,听诊肺部有另罗音等。
    报导管切开处伤口有红肿或脓性分泌物。
    护理目标
    病人无感染的症状或感染得到控制。
    报导管套管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
    护理措施
    呼吸道异物常有继发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超声雾化等治疗。
    完善各种术前准备 ,尽早取出异物,可使炎症减轻。尤其是植物性异物停留时间过长是不易完整的取出。
    及时吸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沁物,防止全麻术后呕吐物误吸入肺而引起胴部感染 .
    行气管切开的病人,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感染的措施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感染体征和症状。
    病人伤口愈合情况。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