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临床外科护理学辅导:肺癌的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2/12/1 17:00:1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综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射、化学药物、中医中药以及免疫治疗等。
1.手术治疗: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及纵隔淋巴结。肺切除术的范围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周围型肺癌,一般施行肺叶切除术;中心型肺癌,多施行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若癌肿位于一个肺叶内,但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为保留正常的邻近肺叶,避免作一侧全肺切除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肺叶及一段受累的支气管,再吻合支气管上下切端,临床称之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如果相伴的肺动脉局部受侵,也可同时作部分切除,端端吻合,称为支气管袖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
2.放射治疗:是从局部消除肺癌病灶的一种手段。小细胞癌对放射疗法敏感性较高,鳞癌次之,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最低。故通常将放射、手术与药物疗法综合应用,以提高治愈率。晚期病例可经姑息性放射疗法减轻症状。放射疗法可引起倦乏、胃纳减退、低热、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和癌肿坏死液化空洞形成等放射反应和并发症,应给予相应处理。
3.化学治疗:对有些分化程度低的肺癌,特别是小细胞癌,疗效较好。亦可单独用于晚期肺癌以缓解症状,或与手术、放射疗法综合应用,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治愈率。
4.中医中药治疗:按病人临床症状、脉象、舌苔等辨证论治,部分病人的症状可得到改善并延长生存期。
5.免疫治疗:措施有:①特异性免疫疗法:用经过处理的自体肿瘤细胞或加用佐剂后,作皮下接种治疗;②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药物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