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脊柱结核症状和治疗
发布时间:2012/12/16 17:51:4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脊椎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75%,上世纪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最多,今年统计40-60岁为高发年龄。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但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颈椎较少,骶椎中骶1较多,负重损伤为一诱因。
脊椎椎体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病人的50%~75%,曾多见于儿童,近年来青壮年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胸椎(40.3%)、腰椎(35.97%)、后依次为胸腰椎(12.77%)和腰骶椎(7.36%)等。有两处椎体病灶者约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称之跳跃型脊椎结核。
脊椎结核的发病年龄基本趋势是年龄越高,发病越少,所以脊椎结核以10岁以下儿童最多,其次为21-30岁青年,30岁以上则明显减少;病人多数有肺结核或与结核病人接触史。
一、早期症状
本病一般发病缓慢,不易被人察觉。早期无明显全身症壮,局部症状轻微。但有部分病人感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并有程度不等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结核的全身症状。小儿则宵夜啼、精神萎靡。不爱活动等症状。
二、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常先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轻微的钝痛、酸痛,察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休息则轻,劳累则重,咳嗽、喷嚏或持重可加重疼痛。当病灶压迫神经或有病理性骨折时,疼痛则相当剧烈,并沿神经根放射:颈椎结核常为枕痛、颈痛、肩痛和上肢痛;胸椎结核则有肋间神经痛或束带样感觉异常;腰惟结核可有下肢痛。病椎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尤其在胸椎结核时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三、姿势异常
由于病椎周围肌肉的保护性痉挛,患部督柱屈伸、侧弯和旋转活动皆受到限制,出现姿势异常。颈椎结核病人常有头部前倾或斜颓,视物时不敢单独转动头部,而是随同躯干一起转动,常用手托下颌。胸椎或腰椎结拨病人走路时,上身向后倾斜以减轻患椎的压力,并以手扶腰部缓慢步行,俯身取物时常屈髋屈膝,而脊柱垂直,不敢弯腰,并用一手撑于大腿前部,过对诊断胸腰椎结核有很大帮助。
脊柱结核治疗的目的是根除感染、恢复神经功能和防止脊柱畸形。手术的适应证:死骨、脓肿和窦道形成;结核病灶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症状;晚期结核引起迟发性瘫痪。
非手术治疗
脊椎结核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用合理的化疗方案治疗(参阅总论)和局部制动。病人低热和脊背痛或生物力学不稳定者,应卧硬板床休息,Glisson布带牵引或Halo-vest背心适用于颈椎不稳定的病人。体表有脓肿环枢椎结核咽后壁脓肿较大影响呼吸或吞咽者,可行穿刺抽脓。
头颅环-背心(Halo-Vest)的应用:Halo-Vest早在50年代为牵引装置应用颈椎疾病引起颈椎不稳定,较其他牵引装置如牵引钳或Minerve石膏背心等传统的外固定方法,有较大的优越性。病人固定后,获得三维牢稳的固定。病人可以起坐、站立和行走,从而缩短病人卧床时间和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适应证 年龄60岁以上,心肺功能欠佳者应慎用。
⑴颈椎复位 骨折、骨折脱位和半脱位等。
⑵颈椎不稳定的外固定 骨折脱位、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或转移肿瘤和以及不稳定的环枢椎结核等。
2.Halo-Vest的结构 头颅环-背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halo环和颅钉、塑料背心、可调节的金属支柱藉以连接Halo环和背心。根据病人头颅和躯干的大小可选用不同的规格的Halo-Vest。要求安装时颅环至头皮距离约1~1.5cm为宜,塑料背心可按病人胸围尺寸来选择。其他附带的零件有颅钉、六角螺母、松紧螺旋扣、肩带和背心带等。
3.Halo-Vest安装与固定 颅环高压消毒备用。病人颅环安装处的头发剔去,皮肤刷洗消毒。
病人术前给少量镇静药,平卧床上,头置于床缘外,可以薄板支撑头部。Halo应置于颅最大经线的下方,即眉弓上方1cm和耳廓顶上1cm。前头部的颅钉应固定在胃外1/3处上方1cm,后部颅钉应与前颅钉对角线位置上,相当耳下1.5cm处,选好颅钉固定点加以标记。局部消毒注射普鲁卡因,颅钉呈90刺入颅骨外板上,但切勿过深,应使颅环牢靠固定,以防止牵引时颅环向外滑脱。
先将塑料背心后页置于病人后背,放好背心前页,用尼龙带将前后背心固定。通过旋转螺旋扣、肩带、胸带和背带将Halo环与背心相连。 当Halo-Vest安装完毕后,拍颈椎正侧位片,必要时再调整Halo环的牵引方向和牵引力以达到预期固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