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建筑 >> 一级建造师 >> 正文
201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路基工程施工(8)
发布时间:2012/12/3 22:52:4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压实度检测方法
    1.灌砂法
    适用路基土、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表面处治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
    2.环刀法
    适用于细粒土的密度测试。
    3.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利用放射性元素测量各种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
    (二)弯沉的检测方法
    1.贝克曼法: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静态测试,目前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
    2.自动弯沉仪法:快速连续测定,属于静态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
    3.落锤弯沉仪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荷载测定弯沉,属于动态弯沉,并能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快速连续测定。
    十四、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2.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2.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3.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