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2015临床外科护理学辅导:肾癌
发布时间:2012/12/5 22:04:37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病因病理
    肾癌亦称肾细胞癌、肾腺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6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肾癌病因尚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下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职业、经济文化背景、高血压、输血史、糖尿病:放射、药物、利尿剂、饮酒、食物、家族史等可能与肾癌发病有关。
    肾癌发生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多累及一侧肾脏 ,可以破坏整个肾,也可以侵及相邻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肿瘤可直接扩展至肾静脉、腔静脉形成癌栓;亦可转移至肺、脑、骨、肝等。淋巴转移的首站为肾蒂淋巴结。
    (二)临床表现
    1. 血尿 无痛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 ,间歇性随病变发展而缩短。肾癌出血堵塞输尿管可产生肾绞痛。
    2. 肿块 肿瘤较大时可在腹部或腰部发现肿块,质坚硬。
    3. 腰痛 多为钝痛或隐痛 。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和腰大肌时疼痛较重且为持续性。
    4.肾外表现 发热,多数为低热,持续或间歇出现;高血压,占肾癌病人的20%~40%;大约半数以上的病人红细胞沉降率较正常人快;1/3~1/2的病人有贫血;若肾静脉和腔静脉有癌栓,同侧阴囊可见精索静脉曲张,平卧位不消失;约有10%病人因转移灶症状,如病理性骨折、神经麻痹、咯血等而就医。
    (三)辅助检查
    1. B型超声检查 简单易行 ,能鉴别肾实质性肿块与囊性病变。有些无症状的肾癌,往往在常规体检时被超声扫描发现。
    2.X线检查 平片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偶有钙化影。造影可见肾盏、肾盂因受肿瘤挤压而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
    3.CT、MRI、肾动脉造影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 肾实质内肿瘤的性质、肾囊肿等。
    (四)治疗原则
    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包括:部分肾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癌直径小于3cm,可以行保留肾组织的局部切除术。如瘤体较大,可在手术前1天先行肾动脉栓塞治疗,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手术的安全性。肾癌放射及化学治疗效果不好,免疫治疗对转移癌有一定疗效。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悲观心理,树立治疗信心。
    (2)注意引起低热原因的鉴别与观察。
    (3)注意病人尿液颜色的变化。
    (4)注意病人疼痛性质的观察,有无突然肾绞痛及腰部持续疼痛的发生。
    (5)如肿瘤过大,协助作好肾动脉栓塞术及肾动脉插管化疗的护理。
    (6)对贫血病人保证营养的摄入,遵医嘱给予输血等支持治疗。
    2.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较大肾肿瘤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由于手术切除了肾脏、肾上腺、肾周围脂肪及肾门淋巴结,故手术创面大,渗血可能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倾向,保证输血、输液通畅。
    (2)作好伤口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3) 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人术后麻醉期已过、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肾部分切除的病人应卧床1~2周,以防出血。
    (4)监测肾功能,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早发现有无胸膜破裂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术后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食,需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适当应用镇静剂,减轻疼痛,利于活动及有效咳嗽和排痰。
    3.健康教育
    (1)注意尿液颜色的变化,如有血尿出现,及早到医院就诊。
    (2)嘱病人慎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保护健侧肾功能。
    (3)告知病人复查的意义,遵医嘱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胸部X线,可及早发现肺部转移灶。
    (4)指导病人定时进行生物治疗及免疫治疗。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