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2015临床外科护理学辅导:骨牵引术
发布时间:2012/12/6 22:37:5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牵引术是骨科中常用的技术,是骨折、关节脱位的一种复位和固定方法,通过对皮肤或骨组织牵引达到复位或固定目的,分为皮牵引和骨牵引。
    (一)牵引的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2.矫形治疗。
    3.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
    4.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二)牵引的种类
    1.皮肤牵引 利用胶布粘在皮肤或泡沫海绵带包在肢体上,通过皮肤、肌肉间接牵拉骨骼,因此,也称为间接牵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无创,易于为病人接受。缺点是承受力量小,一般不能大于4~5kg。时间短,常常只能应用2~4周。皮肤牵引分为以下两种:
    (1)胶布牵引:是将胶布粘在肢体皮肤上,利用重锤纵向牵引。具体操作是取合适宽度的胶布,一般取欲牵引肢体最小周径的1/2宽,粘贴范围大腿牵引上端起自大腿中上1/3,小腿上端起自胫骨结节下缘,两侧粘胶布,每侧胶布纵向撕开2/3,下方距足底10cm处将胶布粘在有中心孔的扩张板上,扩张板的宽度稍大于胶布宽度,自中心孔穿过一牵引绳。病人患肢剃去汗毛洗净擦干后,涂上安息香酸酊,保护皮肤和增加粘度,未干时,将撕开的胶布纵向粘在肢体两侧,粘紧后,再用绷带包扎,在内外踝骨突起处垫好纱布,半小时后加牵引锤牵引。
    (2)海绵带牵引:与以上牵引类似,只是将粘贴胶布改为包扎海绵带。
    2.兜带牵引利用布带或布兜拉住身体某处进行牵引。
    (1)枕颌带牵引:特制的吊带,下方分开,前侧带托住下颌,后侧带托住枕骨粗隆,两带向上和二为一,两侧用牵引棒分开,宽度保持比头稍宽,以牵引绳向头顶方向牵引,牵引重量3~10kg,适应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等。
    (2)骨盆带牵引:利用骨盆带包裹住骨盆,带宽的2/3在髂嵴以上腰臀部,两侧分别牵引,重量相等,方向一致,总重量10kg,床脚抬高20cm对抗牵引。适应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3)骨盆悬吊牵引:利用骨盆悬吊带进行牵引,将悬吊带自后向前兜住骨盆,上方到髂骨翼,下方达股骨大转子,通过牵引绳经骨科床架上滑轮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以臀部抬离床面为宜,适应于某些骨盆骨折治疗。
    3.骨牵引 是利用骨圆针或不锈钢针直接穿入骨的坚硬部位,通过骨科床架上的滑轮进行牵引,也称直接牵引。其优点是直接牵拉骨组织,力量大,对皮肤无刺激,可较长时间牵引。缺点是一般要切开皮肤,骨钻打眼等,不易为病人接受。同时,牵引物直接入骨,有骨感染的可能。骨牵引常用的穿针部位及适应证有:颅骨骨板牵引适应颈椎骨折、脱位;尺骨鹰嘴牵引适应于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胫骨结节和股骨髁上牵引适应于成人大腿骨折;跟骨牵引适应于胫腓骨干双骨折等。
    (三)牵引用物
    1.牵引床 是骨科专用床,主要特点是床面分段、硬板、中心有置放便盆的圆洞;床上有铁架,便于安置牵引用的滑轮和功能锻炼用的拉手。
    2.牵引架 专为牵引特制的架子,多数为金属制成。常用的有大腿骨折牵引用的布朗架(Braun架)和托马斯架(Tbomas架),肱骨髁上骨折行尺骨鹰嘴牵引用的琼斯架,用于胫腓骨干骨折的螺旋牵引架等。
    3.牵引器具
    (1)一般器具:结实、无伸缩性的牵引绳、转动灵活的滑轮、有重量标志的重锤和用于对抗牵引的床脚垫。床脚垫高度有15cm、20cm和25cm三种。
    (2)工具:手钻、锤子、钳子等。
    (3)牵引针:常用的有骨圆针和克氏针。骨圆针直径4~6mm,用于粗大骨骼较重的牵引,克氏针直径O.75~2mm,用于细小骨骼较轻的牵引。
    (4)牵引弓:用于骨牵引,弓的前端直接固定牵引针,后端连接牵引绳。牵引弓常用的有进行颅骨牵引的颅骨牵引弓、用于牵拉克氏针的马蹄铁式张力牵引弓和牵拉骨圆针用的普通牵引弓。
    (5)牵引扩张板:用于皮肤牵引,专为撑开胶布远端,以免夹压肢体踝部。由普通木板制成,约1cm厚,大小因人而异,一般大小稍大于固定用胶布宽度。板的中心有为穿牵引绳用的小孔。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