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发布时间:2012/1/4 10:09:05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 )
  A.刘勰
  B.杜甫
  C.韩愈
  D.曹丕
  2.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 )
  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
  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
  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
  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
  3.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 )
  A.气韵
  B.韵律
  C.声调
  D.声音节奏
  4.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与“陌生化”相对立的是( )
  A.自动化
  B.麻木化
  C.习惯化
  D.习俗化
  5.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 )
  A.文学中的语言
  B.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D.诗化的语言
  6.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这里的“境界”大体是指( )
  A.意境
  B.格调
  C.品位
  D.气度
  7.李白《月下独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 )
  A.情景并茂式
  B.情中见景式
  C.景中含情式
  D.直接抒情式
  8.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 )
  A.场景
  B.减缓
  C.概略
  D.省略
  9.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
  A.孔子
  B.荀子
  C.王弼
  D.庄子
  1O.传统叙事作品主要采取的叙述视角是( )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
  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
  A.丰厚的积累
  B.合理的想象
  C.真实的情感
  D.卓越的技巧
  12.真正对抒情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种类是( )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雕塑
  13.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 )
  A.小说创作
  B.戏剧文学创作
  C.电影文学创作
  D.诗歌创作
  14.《诗经》和《楚辞》风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
  A.宗教风格上
  B.民族风格上
  C.流派风格上
  D.地域风格上
  15.最早提出“养气”说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韩愈
  D.杜甫
  16.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 )
  A.文学创作的雅正风格
  B.文学创作的美刺手法
  C.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
  D.文学创作的审美原则
  17.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
  A.艺术感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情感
  D.艺术想象
  18.在现代社会里,商品属性是文学的( )
  A.唯一属性
  B.基本属性
  C.根本属性
  D.部分属性
  19.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和再创造的特殊审美活动是指( )
  A.文学创作
  B.文学接受
  C.文学传播
  D.文学生产
  20.下列属于以艺术风格命名的文学流派是( )
  A.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
  B.江西派、公安派、桐城派
  C.元白诗派、韩孟诗派
  D.豪放派、婉约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包括( )
  A.时代精神的变化
  B.科学技术的变化
  C.社会心理的变化
  D.文学自身的变化
  E.研究者观点的差异及变化
  22.但丁认为诗包含四种意义,这就是( )
  A.字面意义
  B.终极意义
  C.譬喻意义
  D.道德意义
  E.奥秘意义
  23.艺术灵感的特征有( )
  A.突发性
  B.真实性
  C.迷狂性
  D.典型性
  E.创造性
  24.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区别在于( )
  A.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
  B.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状态
  C.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D.艺术灵感具有对象性,艺术直觉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E.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5.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 )
  A.精神分析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印象式批评
  D.评点式批评
  E.诠释式批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再现说与表现说
  27.文学语言的节奏
  28.文学思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什么是语言的反复?试举例说明之。
  3o.、典型的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
  31.抒情小品文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征?
  32.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影响有哪些?
  33.简述文学流派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试以陆游《卜算子?咏梅》为例,论述文学文本的层面及其相互关系。原作如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5.试析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
  36.抒情作品指的是简要地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你是如何理解“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又是如何理解“表现”、“传达”的?试举例说明之。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