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发布时间:2012/1/4 10:13:47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研究新闻心理学专门方法论之一的整体性原则又称为( )
  A.系统性原则
  B.一分为二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整合性原则
  2.在新闻心理学研究中,作为“特有水平”的基础的是( )
  A.理论水平
  B.实证水平
  C.解释水平
  D.初级水平
  3.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是( )
  A.新闻媒介
  B.新闻信息
  C.采访对象
  D.客观现实
  4.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开创者是( )
  A.西蒙
  B.纽厄尔
  C.华生
  D.威特金
  5.在心理学家看来,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
  A.觉醒、睡眠、注意
  B.能力、气质、性格
  C.动机、需要、世界观
  D.感知、记忆、思维
  6.记者的智力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即( )
  A.谦虚自信
  B.社交能力
  C.严谨细致
  D.爱岗敬业
  7.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互动过程是一种( )
  A.言语互动
  B.人际互动
  C.体态互动
  D.表情互动
  8.“一好百好”的思想在认知中属于( )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定势效应
  D.刻板印象
  9.在写评论这种文体时,应该注重运用( )
  A.创造性思维
  B.形象思维
  C.理性思维
  D.常规思维
  10.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根据已变化了的新情况作出新的考虑,这种思维策略称为( )
  A.主题先行
  B.理论驱动归纳
  C.材料驱动归纳
  D.材料先行
  11.体现新闻编辑人格的是( )
  A.坚韧
  B.胆识
  C.无畏
  D.无私
  12.编辑群体的向性类型偏于( )
  A.内向型
  B.外向型
  C.中间型
  D.混合型
  13.主持人作为最后把关人,应该把住的是节目的( )
  A.信息质量关
  B.政策关
  C.语言关
  D.总体效果关
  14.心理学中的“移情”,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要( )
  A.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B.站在大众的角度考虑问题
  C.站在媒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D.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
  15.记者在新闻采访中面对的群体,大多是( )
  A.大群体
  B.小群体
  C.假设群体
  D.实验室群体
  16.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新闻受众的需要,可以发现,与新闻时效性相对应的是受众的( )
  A.求真心理
  B.求新心理
  C.求快心理
  D.求近心理
  17.在受众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具有基础性质的成分是( )
  A.需要
  B.认知
  C.情绪情感
  D.行为意向
  18.传播者所具备的能够吸引受众喜欢的特征是指( )
  A.可信性
  B.权威性
  C.喜爱性
  D.免疫性
  19.传播者使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反面观点事先有了思想准备,当该问题的更大压力出现时,受众能坚持固有的正确的态度,这种说服方法被称为( )
  A.唤起恐惧
  B.心理免疫
  C.晕轮效应
  D.警钟效应
  20.“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这句名言出自( )
  A.邵飘萍
  B.范长江
  C.普利策
  D.赫斯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或未选均无分。
  2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是指参与新闻活动的各类人员,具体包括( )
  A.新闻传播者
  B.采访对象
  C.编辑对象
  D.新闻接收者
  E.新闻研究人员
  22.构成新闻写作最佳心理状态的因素有( )
  A.协调好新闻工作者自身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关系
  B.选择最佳写作时间
  C.明确写作意图
  D.坚守受众意识
  E.尊重客观事实
  23.新闻编辑、记者和受众三者之间心理互动的特点主要有( )
  A.中介性
  B.协作性
  C.隐没性
  D.距离感
  E.直接性
  24.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构成包括( )
  A.纯熟的采、写、编、播业务
  B.热爱并献身事业的精神
  C.顽强的职业作风
  D.良好的个人品格
  E.较高的文化素养
  25.在与传播者心理互动时,受众对传播者的心理影响是( )
  A.主动的
  B.间接的
  C.滞后的
  D.断续性的
  E.比较强大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现场观察法
  27.角色互换
  28.非智力因素
  29.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
  30.心理防卫机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研究新闻心理学的客观性原则。
  32.简述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
  33.什么是定势、社会定势?社会定势对新闻采访有哪些影响?
  34.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哪几种工作形式?
  35.衡量新闻工作者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现代认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方式分为哪两种?新闻编辑作为一个群体应倾向于其中哪一种?为什么?它与党性原则有无矛盾?
  37.什么是新闻受众心理承受力?造成新闻受众心理承受力低的原因有哪些?对于新闻宣传而言,为了提高新闻受众的心理承受力,需要作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8.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实践中,当新闻工作者的情绪情感与认知相矛盾时,应如何进行调节,求得两者统一?请举例说明。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