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点精讲:皮下脂质肉芽肿病
发布时间:2012/2/12 22:18:21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又名Rothmann-Makai综合征。1984年Rothmann首次报告,1928年Makai命名皮下脂质肉芽肿病为皮下脂质肉芽肿病。皮下脂质肉芽肿病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有认为其是结节性脂膜炎的一型。
  【病因学】
  虽有作者认为外伤或血管的损伤与皮下脂质肉芽肿病发病有关,但这可能仅为诱因,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病理改变】
  早期的病理改变为脂肪小叶的急性炎症。有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并有嗜中性粒细胞、组织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晚期发生纤维化。由于脂肪细胞大多坏死,组织内可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腔,囊壁为结缔组织,内有钙盐沉着。
  【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结节或斑块。结节通常为0.5—3cm大小,但大者也可达10—15cm.质较硬,表面皮色呈淡红色或政治家皮色。主观感觉缺如,仅具轻压痛。结节数目不等,散在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其中以发生于大腿伸侧者更为常见。结节持续6个月至1年后逐渐隐退,且不留萎缩和凹陷。少数病例的结节可持续数年。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好发于儿童,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无全身症状。
  【治疗措施】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有自愈倾向,急性发作时治疗方案可参照结节性脂膜炎。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