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前精讲(2)
发布时间:2012/2/22 19:56:3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多选题)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 )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要点总结】
1.基本假设也称为基本前提;
2.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3.设定的是时间和空间范围;
4.四项假设的具体内容。
【例题10?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前提的有( )。
A.历史成本假设
B.会计主体假设
C.持续经营假设
D.会计分期假设
E.货币计量假设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历史成本是计量属性,而不是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
【要点总结】
(1)会计主体是特定的单位或组织;
(2)确定空间范围;
(3)会计主体是重要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基本前提)。
2.几个问题
(1)会计主体的范围(多选题)
只要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比如人事部门、行政部门等则不是会计主体。
(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判断题)
①划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
②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立场。
③识别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单选题、判断题)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总结】会计主体可大可小,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法律主体。
【例题11?判断题】(2008年)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 )
『正确答案』×
【例题12?多选题】在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是( )。
A.事业单位
B.总公司
C.分公司
D.车间
E.人事部门
『正确答案』ABCD
(二)持续经营(由会计主体引申出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由持续经营引申出来)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要点总结】
(1)按照公历时间划分;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3)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例题13?单选题】会计分期是从( )中引申出来的。
A.权责发生制
B.会计目标
C.持续经营
D.会计主体
『正确答案』C
【例题14?多选题】会计中期包括( )
A.月度
B.季度
C.半年度
D.年度
『正确答案』ABC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要点总结】
1.我国的会计核算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判断题)
3.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判断题)
4.货币计量基本前提隐含了币值稳定不变的假设,通货膨胀严重的话应该采用通货膨胀会计进行调整。(选择题)
5.货币计量缺陷,通过财务报告附注等反映的非货币指标弥补。(战略、品牌、信誉、位置、技术开发能力等)
【例题14?判断题】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并按照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总结:四项假设的关系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认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必要手段。 [NextPage] 二、会计核算基础(产生原因: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基础,是指企业以取得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该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该是费用所服务的期间。
【要点总结】
1.(两个凡是)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要求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单选)
4.权责发生制的缺陷(报表好看,账上没钱,通过现金流量表弥补)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凡是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1.区别
区别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别称 应计制 应付制
收入确认时间 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 实际收到的现款期间
费用确认时间 费用所服务的期间 实际现款付出的期间
科目 存在预提和待摊 不存在预提待摊
适用范围 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行政、事业单位等
侧重点 侧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盈亏计算准确 侧重现金流量表,盈亏计算不准确
复杂程度 复杂 简单
2.实例
交易或事项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企业12月份销售商品一批,12月31日未收到款项,次年1月收到款项 当年确认收入和应收款项 当年不确认收入和应收款项,次年确认
企业从银行借入2年期款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当年末和次年末均确认利息费用,也就是预提费用 次年末实际支付本息时确认2年的利息费用
企业12月份支付次年全年报纸费用 当年确认待摊费用,而不计入当年费用 计入当年费用
【例题15?单选题】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采用( )确认收入和费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正确答案』B
【例题16?判断题】某企业12月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明年的供货合同,会计部门应依据该份合同核算当年收益。( )
『正确答案』×
【例题17?实务题】某企业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存款预付明年财产保险费7200元。
(2)通过银行收到上月销货款60 000元。
(3)销售商品18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4)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30 000元,存入银行。
(5)计算本月水电费共1 800元,因资金周转困难,暂未支付。
(6)销售产品40 000元,款已存入银行。
(7)支付上月份房租费1 500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广告费2 000元。
(9)计算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3 000元。
(10)预提本月份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600元。
要求: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12月份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正确答案』
(1)权责发生制下:
收入=18 000(3)+40 000(6)=58 000(元)
费用=1 800(5)+2 000(8)+3 000(9)+600(10)=7 400(元)
利润=58 000-7 400=50 600(元)
(2)收付实现制下:
收入=60 000(2)+30 000(4)+40 000(6)=130 000(元)
费用=7 200(1)+1 500(7)+2 000(8)=10 700(元)
利润=130 000-10 700=119 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