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全国201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发布时间:2012/2/27 11:06:3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至今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
  A.汉字
  B.玛雅文字
  C.楔形文字
  D.古埃及文字
  2.英语单词“trees”中“s[z]”的作用是( )
  A.改变词形
  B.改变词的感情色彩
  C.改变词性
  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
  3.语言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生理现象
  C.社会现象
  D.个人现象
  4.“胸有成竹”不能说成“心有成竹”,因为它是一个( )
  A.专有名词
  B.成语
  C.惯用语
  D.标准语
  5.掌管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 )
  A.左半球
  B.左半球的某些部位
  C.脑桥
  D.右半球
  6.舌面元音中的“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
  A.[o]
  B.[]
  C.[u]
  D.[i]
  7.根据词内语素的数量可以把词分成( )
  A.单纯词和合成词
  B.同义词和反义词
  C.单义词和多义词
  D.同音词和同形词
  8.人们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首先是体现在( )
  A.语法方面
  B.语音方面
  C.语汇方面
  D.语义方面
  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吃苹果
  B.喝汽水
  C.喝牛奶
  D.来客人
  10.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词类的标准是( )
  A.语义标准
  B.分布标准
  C.形态标准
  D.语音标准
  11.通常情况下,文言词语如“囹圄”、“俸禄”等都属于( )
  A.基本语汇
  B.古语词
  C.借词
  D.方言词
  12.“高考”、“环保”属于( )
  A.惯用语
  B.专有名词
  C.成语
  D.简缩词语
  13.“脑袋”和“头颅”意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理性意义不同
  B.视觉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意义不同
  14.下面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
  A.糊涂
  B.葡萄
  C.莲花
  D.巧克力
  15.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 )
  A.非自控阶段
  B.双词阶段
  C.电报句阶段
  D.成人句阶段
  16.“股东”、“涨停”、“跌破”等词语都是( )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专用语汇
  D.科技术语
  17.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
  A.语言决定论
  B.语言遗传机制论
  C.语言反应论
  D.语言不可知论
  18.汉语、彝语、苗语、纳西语都来自于( )
  A.古梵语
  B.原始汉藏语
  C.古日耳曼语
  D.古斯拉夫语
  19.“飘雪了”中的“雪”属于语义角色类型中的( )
  A.工具
  B.结果
  C.施事
  D.与事
  20.所谓“贵族语言”实际上是一种( )
  A.亲属语言
  B.地域方言
  C.隐语
  D.社会方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面辅音中,是唇音的有( )
  A.[p]
  B.[s]
  C.[b]
  D.[m]
  E.[ts]
  22.能够引起语言发生社会变异的因素有( )
  A.职业
  B.年龄
  C.性别
  D.文化程度
  E.宗教信仰
  23.下面各词中,属于外来词的有( )
  A.麦克风
  B.沙发
  C.银行
  D.科学
  E.艺术
  24.下面特征中,属于元音特点的有( )
  A.不需要共鸣器
  B.气流较弱
  C.声带振动
  D.形成阻碍部位紧张
  E.声道开放
  25.下面各词属于支配式(动宾)复合词的有( )
  A.胆大
  B.道路
  C.动静
  D.动心
  E.丢脸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语音对应关系
  27.同化
  28.语言转用
  29.词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书面语是对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 )
  31.声调主要是由音长决定的。( )
  32.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
  33.边界不明是语义模糊的本质。(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外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特点。
  35.简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36.简述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哪些?
  38.举例说明词义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