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外贸 >> 报检员 >> 正文
2015年报检员基础知识:内脏器官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2/2/8 22:46:51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内脏器官的变化
  ⑴肺脏的变化
  宰后检验肺脏的变化较多。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能在肺脏引起特定的病变,像兔病毒性出血症时全肺出血和气管出血,猪、牛、羊肺丝虫寄生时堵塞气管,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肺水肿、肺气肿,严重肺瘀血等,还有呛水、呛血、呛食等异常现象。
  ①肺水肿与肺呛水的区别(猪)。肺水肿常由左心衰竭、坠积性充血、肺炎、农药中毒引起。肺肿大,重量增加,表面色变淡、有光泽,间质增宽透明。切开肺脏,流出多量白色泡沫样液体。伴有充血时肺则暗红,切面暗红,按压流出血样泡沫液体。
  肺呛水发生在猪。屠宰加工带皮猪,猪进烫池前未死,挣扎呼吸时将水吸入肺。肺呛水多见于尖叶和心叶,呛水部肿大湿润,呈污灰色。肺间质无变化。切开后流出污水或带毛、带血的液体。支气管淋巴结无任何变化。
  ②肺炎与肺呛血的区别(牛、羊)。许多致病因素都能引起肺炎,最常见的是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如牛出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肺脏病变因炎症过程不同而不同,常见肺肿大,表面、切面暗红,肺组织较坚实,失去弹性。
  肺呛血由切断三管法放血造成,由于气管、血管、食管同时切断,血液易从气管断端进入气管进而到肺。瘤胃内容物也易进入肺。肺呛血多发生在膈叶背缘,呛血部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鲜红。肺组织有弹性,切开肺脏见到条索状游离的凝血块或流出血液。
  ⑵肝脏的变化
  ①肝脂肪变性。外观肿大,呈黄褐色、灰黄色或黏土色。切面色变淡,触摸有油腻感。传染病、中毒性疾病、过度疲劳都能引起肝脂肪变性。
  ②饥饿肝。肝脏不肿大,呈黄褐色或黄色、泥土色。由长途运输、饥饿、惊恐等应激因素引起。
  ③肝硬变。肝脏体积缩小,坚实,表面粗糙不平呈细颗粒状或有结节、凹陷,呈灰红色、黄色或暗黄。由肝功能失常或疫病引起。
  ④肝坏死。肝表面或实质散在大小不一的灰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巴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猪弓形虫病都能引起肝坏死。
  除上述病变外,牛宰后见到因肝毛细血管扩张所造成的“富脉斑”:肝表面和实质存在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稍凹陷的病灶。
  ⑶脾脏的变化
  脾脏是动物体外周免疫器官,在动物发生传染病时多出现病变,宰后特别注意急性炎性脾肿和梗死。
  ①急性炎性脾肿大。见于炭疽、急性猪丹毒、马传贫等传染病。脾肿大达原来的3~5倍,呈暗红色,触摸柔软。切面脾髓界限不清呈黑红色如煤焦油,刀刮软如泥。
  ②脾脏出血性梗死。见于猪瘟。脾不肿大或略肿大,脾脏边缘有暗红色稍凸起的楔状梗死部,数量、大小不等。脾脏的这种变化是猪瘟定性的重要依据。
  ⑷肾脏的变化
  猪发生猪瘟时肾脏肿大,皮质色泽变淡,有点状出血。急性猪丹毒时,肾淤血、肿大,表面和切面上有出血点。除特定的传染病引起的变化外,尚可见到肾囊肿、肾脓肿、肾结石等。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