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经济师 >> 正文
201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前辅导(4)
发布时间:2012/4/1 21:11:5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第五节 我国利率及其市场化
  一、利率杠杆及其运用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各自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其功能如下:
  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
  2.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融资质量、促进金融机构管理模式的转变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运用利率杠杆的宏观经济条件
  1.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2.相对成熟的货币市场
  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仍是双轨并行的,银行利率与货币市场隔离,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利率不能够反映到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
  3.健全的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
  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坚实的微观基础,即健全的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
  (三)利率市场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1.利率水平可能大幅攀升
  2.高利率的贷款需求可能得到满足
  3.信贷资金分流
  4.商业银行拥有信贷价格制定权
  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1993年提出利率市场化;2003年16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掌握)
  1.利率市场化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后小额。
  2.利率市场化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1)利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2)资金供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3)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关系
  兼顾存款人、贷款人和银行三者的利益关系。
  (4)利率市场化和利率管理的关系
  总要求:既能控制,又能灵活;既有差别,又能协调;既要相对稳定又能因势而变。
  3.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我国现行利率可分三类:
  (1)被严格管制的利率——对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利率
  (2)正在市场化的利率——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
  (3)已经市场化的利率——除企业债券发行市场之外的各类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外币市场存贷利率。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大的任务就是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居民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1996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利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扩大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
  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
  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利率,200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200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