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论述题解析01
发布时间:2012/4/17 10:14:28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ziteng
1.试述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组织行为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一样的演变过程,它是在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面简述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一般意义上说,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所以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人类学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其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于组织行为学。这些学科的知识,也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问题,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等,都会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人体犹如一个生物钟,有自己的生物节奏的规律性,有体力、智力、情绪的低潮和高潮,这些也会影响人的行为。
2.试述对组织行为规律研究的四个步骤。
1.观察和实验。组织行为学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首先得实地观察和实验,并且如实记录影响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行为的因素是哪些,他们在与环境发生关系情况下的行为反应和工作绩效的数据资料。2.分析和评价。在收集客观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分和评价,说明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和环境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要强调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最后提出研究评价的报告。3.预测和推断。运用上面系统分析和评价所得到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进行演泽推论,就能预测和推断某个人,群体或组织在未来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行为反应和工作绩效,从而对他们的工作做出计划安排。4.检查和验证。按着在实施计划安排的实践中,来进一步检查和验证上面的预测与推论是否准确。如果实践结果与预测安排不相符合,那么可以根据在实践中收集的新的数据和资料,对原来的预测和安排进行修正。
3.试述某公司办公室主任应如何对新职业进行观察、考核、评价和使用。
第一、二步,是观察、分析与评价这位新职员的行为,主要包括下列内容:观察新职员与同级、上级、下级打交道的效果,观察他在办公室里经常性的工资表现;观察他的主持和掌握会议的情况;研究他送审的全部报告,看其内容是否正确,文字,是否通畅,所提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合理,完成报告的时间是否及时等等。把上述观察和如实记录的资料和数据与该公司招聘岗位职员的标准及进行比较和评价,看是否符合预定的标准,评价他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相比较,是属于好的,还是属于中等的或差的。经过上述的对比之后,就可以对这位新来的职员的行为表现和工作能力做出一个总概论和总评价。根据五级量表得出结论,看他究竟属于五级量表中的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和差五等中的哪一等。或者根据三级量表得出结论,看他属于三级量表中的好、中、差三等中的哪一等。第三步预测推论。根据上述对比所得的结论,可以预测推论新职员将来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成就,并以此为依据恰当地安排其工作岗位。第四步检验。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再进一步考查和检验对这位新职员未来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成就的预测是否准确,根据预测所安排的工作岗位是否合适,能否胜任。应当在实践中收集和积累新的资料和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原来的预测和推论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
4.试述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1.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在用一种客观条件下,对待同一个事物,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行为。因此树立和培育健康的价值观,是促使企业、组织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之一。2.管理者在了解每个员工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就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3.价值观也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21世纪,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经营管理、跨国企业越来越发展,在不同地区下不同国家办企业,一定要对各国经营管理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考虑到各国价值观差异来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建立于该地区、该国家文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领导行为方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提高竞争力,长盛不衰。4.价值观还可以作为招聘录用新员工、提升新的管理者的标准之一。要考核了解他们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相一致,因为只有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适应,才能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5.试联系实际说明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个性既然是每个人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综合体现,因此在管理中不应从个性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判断,而应该从价值观、理想、信念、气质、能力、意志、性格等各种个性特征综合地做出判断和应用。1.个性差异与工作成就。领导者和管理者都希望在他的领导下的每个职工的工作都能做出成就,也希望自己本身的工作取得极大成就。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人的工作成就的大小与他们各自的个性性格差异是密切相关的。2.个性差异与健康。心理学家、医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个性差异与健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3.个性差异和管理。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