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执业中药师辅导:阴阳属性
发布时间:2012/4/20 22:01:00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阴阳属性
  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观点,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规律的学说。
  它认为,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阴阳属性归类举例
  属性
  空间
  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亮度
  运动状态
  阳
  上、外
  昼
  春夏
  温热
  干燥
  轻
  明亮
  上升、运动、兴奋、亢进
  阴
  下、内
  夜
  秋冬
  凉寒
  湿润
  重
  晦暗
  下降、静止、抑制、衰退
  注意:用阴阳来概括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有实际的意义。另阴阳还有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
  例如:
  昼----阳 上午(阳)---阳中之阳
  下午(阴)----阳中之阴
  夜----阴 上半夜(阴)---阴中之阴
  下半夜(阳)----阴中之阳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
  阴阳制约,是指事物阴阳中的一方可抑制和约束与之相对立的另一方。
  由于阴阳的相互对立制约,使阴阳达到统一,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若阴阳双方中某一方过于亢盛,则对另一方过度抑制和约束,可致另一方的不足;反之,某一方过于虚弱,对另一方的抑制和约束不足,可致另一方偏亢。这样,阴阳双方失去了相对的平衡,引起“阴阳失调”,故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总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的某一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作用于另一方。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在相互为用的双方中,某一方虚弱日久。必导致另一方的不足,继而出现“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依据。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总是处在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而且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
  以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白天阳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限度内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即阴阳平衡状态。阴阳平衡是相对的,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则出现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对人体来说,也即是病理状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但阴阳的转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在“极”的条件下可向热的方面转化,热在“极”的条件下,也可向寒的方面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便不能转化。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