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题量保持为10道。题型与往年相比变化较大,既考查了传统的类比型、顺推型、九宫格图形推理,又考查了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第一个出现的分类型图形推理。从规律上来看,考查数量类考点时,不在以传统的等差数列、加减关系为主,而是逐渐向等比数列、乘除关系转变,由此从整体上来看图形推理的难度增大不少。
【例题】
【名师作答】C。解析:本题四角星和圆的个数不构成规律,一般考虑数量换算。观察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可发现第一个图形四角星和圆的个数分别为第二个图形中的二倍,由此确定换算后为等比数列。 的个数依次为32、16、8、4、(2),由此选择C。
(二)定义判断
1.题型题量稳定,题干较长。
定义判断部分的题量与2010年保持一致,共10道,均为单定义判断。
2.涉及概念以法律类概念较多
定义所涉及的学科以法律类概念为主,10道题中有8道都是法律类概念,另外还涉及了广告和复句的概念。
3.考查形式多变,难度相对提高
除了最常见的单定义判断考查形式之外,还出现了3道判断正误型的题目,如15题、19题和20题,这种考查方式更侧重于对定义的理解,有时还需一定的常识作为解题的基础,无形中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例题1】复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复句的是:
A.虽然他很聪明,人也很努力勤奋,但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够好,最后还是非常遗憾地退出了比赛
B.夕阳将其最后的一抹余晖,慷慨地泼撒在寂静的院子里,杨扬推着父亲的轮椅,缓缓地走在洒满落叶的乡间小道上;父亲沉醉在这乡土气息里,散发着生命中炽热的光芒,杨扬感觉到某种最后的日子来临
C.叶问少年习武,青年卖武,中年教授武术,老年颐养天年,险此之外,他还开过一家旅店,兼营手脚之保健理疗
D.新材料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布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D。复句的定义要点是:①两个或两个以上;②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A、B、C三项均属于复句;D项不符合要点①和②。故答案选D。
【例题2】(第15题)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或授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活动。
依照上述定义,下列关于法律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制定实质上就是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中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C.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A。立法只能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或者经过授权的单位进行。B项将中共中央作为立法主体错误,将立法主体仅限定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错误的,还包括享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立法是国家职能活动,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不可能属于立法活动,因此C项错误;尽管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会影响到立法效果,但立法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该立法是否符合社会要求,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三)类比推理
1.题量稳定,以传统题型为主。
类比推理部分的题量共5道,其中两词型4道,三词型1道。
2.词相间关系较为复杂,部分题目难度较大。
类比推理考查的词项间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分析题干的多种可能关系才能得出答案,如果仅看表面关系,可能做错。
【例题1】(第22题)宁波:浙江
A.柳州:广西 B.大连:辽宁
C.南昌:江西 D.韶山:湖南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宁波是浙江的港口城市;大连是辽宁的港口城市。
【例题2】(第23题)荷兰:日本
A.中国:印度 B.德国:英国
C.美国:加拿大 D.瑞典:西班牙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纵向对比。荷兰和德国都是临海国家;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
(四)逻辑判断
1.题型题量保持稳定。
逻辑判断的题型题量与历年保持一致,共10道,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并重,各有5道。
2.必然性推理要掌握逻辑基础知识
必然性推理主要考查的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推理,需要熟练掌握有关的推理规则。
3.可能性推理注重对题干论证关系的把握
可能性推理涉及题型较广,有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和评价型。解题时注意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分清题干的论点和论据,找准解题的关键思路。
另外,很多题目都在以前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只是略有改动,但解题的实质是一样的,考生如果做题较多的话会轻松做答这部分题目。如28题就是由2011年上海真题改编的。
【例题1】(第28题)二胡演奏家胡某,在其晚年的演奏表演中,并没有象其青年时代那样严格遵守曲目的节律,而是融入了其毕生演奏形成的精微而细致的体验。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部她演奏的作品,经其粉丝倾听鉴别,发现此作品与其早年演奏的一样,严格遵守曲目的节律。因此断定此作品是其早年的作品,更具收藏价值。
上面论断所依据的前提是:
A.胡某在晚年演奏时,比早年更不愿意打破其一贯坚守的戒律
B.随着演奏技巧及领悟作品内涵的功力日渐深厚,胡某越来越意识不到她是在演奏别人的作品
C.在其晚年的演奏中,她是业内惟一有意在演奏中加入个人节律的演奏家,这使得其演奏更多地充满了个人风格
D.胡某在晚年演奏时,没有再以其青年时代那样的方式,演奏过任何一部作品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D。题干所要论证的结论是:此作品是早年的作品。论据是:此作品与其早年的演奏一样严格遵守曲目的节律。
要想证明该结论成立,必须补充一个前提,即:在她晚期的演奏时没有以青年时代的方式演奏,即D项。只有这样,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论证的正确。A项为真不能得出题干结论。B、C两项都是无关项。故答案选D。
【例题2】(第30题)刑警王某从某个杀人现场勘察完毕回到局里。门卫老张问他结果怎么样,王某说知道了杀人犯到过现场。老张知道王刑警在调侃他,因为根本无须王某告诉,他就知道: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一定在现场。
但据此回答,我们可以推知:
A.如果张三案发时在现场,那么他就是杀人犯
B.如果李四不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就不在现场
C.如果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那么他就不是杀人犯
D.即使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也有可能是杀人犯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C。题干“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一定在现场”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有效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A项肯定了后件,B项否定了前件,均是无效的推理;C项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推理正确,D项错误。故答案选C。
【例题3】(第35题)指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些人既喜欢吃牛肉,也喜欢吃鱼片,王佳喜欢牛肉,所以她也喜欢吃鱼片
B. 大量抽烟会导致肺癌,朱某不抽烟,所以朱某不会得肺癌
C.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
D. 艺术没有阶级性,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C。A项不能由“有些人”的情况推出“王佳”的情况,错误;B项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推理错误;C项是正确的推理;D项根据三段论推理的规则,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故答案选C。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