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注税知识辅导:账目调整
发布时间:2012/4/27 21:23:5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二)账目调整
注意: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别,注意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别。
1.“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应收股息”科目,核算小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进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利息,原制度没有设置该科目而在“其他收款”科目中核算。调账时,应将“其他应收款”科目中相关金额转入新设置的“应收股息”科目,也可继续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应收补贴款”科目的,调账时,应将“应收补贴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
原制度没有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短期投资的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额,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4.“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材料”科目,将原制度中“原材料”、“包装物”和“自制半成品”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了合并。
5.“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可另行设置“物资采购”及“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调账时,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应将“材料采购”科目中已运抵验收入库的部分转入“材料”科目,将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部分转入“在途物资”科目。实际成本核算设“在途物资”这项规定与我们现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是一致的。
6.“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发出商品”科目
调账时,应将“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科目;其他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小企业也可继续沿用“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科目进行核算。
7.“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小企业对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时预计的存货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按照相关要求处理。
9.“长期投资”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设置“长期投资”科目,而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调账时,小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将属于长期债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10.“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和“无形资产”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于原制度下“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应分别情况处理:如果原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的金额是因固定资产报废或毁损等原因产生,应将其余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如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出售固定资产转入,应将该部分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执行新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包含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和出售三部分的内容。
11.“在建工程”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调账时,小企业应对“在建工程”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在建工程的部分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将属于工程物资的部分转入新设置的“工程物资”科目。
12.“递延资产”科目
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递延资产”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应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
13.“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调账时,小企业应先将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清查出的损失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照相关要求冲减有关所有者权益,冲减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
14.“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预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小企业因执行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完毕为止;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办理。
15.“递延税款”科目[NextPage] 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因此没有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调账时,应将“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递延税款”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应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再以调整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按照相关要求冲减执行新制度之初清查出的损失。
1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小企业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期末,小企业应将按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资产价值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后的余额自“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转入“资本公积”科目。
受赠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待转资产价值
年终汇算时: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产品销售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产品销售成本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产品销售费用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21.“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业务支出”不仅包括“其他业务收入”中转让材料包装物以及其他业务收入的成本、费用,还包括与其他业务相对应的、相关的各项税金及附加。
22.“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设置“补贴收入”科目,相关的补贴收入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与我们现行的新会计准则是一致的。
23.“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涉及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等事项,并且该科目余额直接转入利润分配的有关明细科目,不再作为利润表项目列示。由于该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三)会计报表
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内所列数字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调整方法根据上述有关调账规定处理。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应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