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护士内科护理辅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发布时间:2012/4/30 23:54:03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外二科2002年5月~2006年5月对收住120例均为神志不清、昏迷甚至休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GCS评分<5分)在入院手续未办前实施规范、准确的急救及护理,为成功救治患者赢得时间,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男95例,女25例。年龄3~70岁,平均34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0min~15h;其中车祸90例,坠落7例,打伤20例,砍伤3例。
  1.2伤情判断按GCS评分对120例患者作伤情判断。其中GCS评分4~5分86例,GCS评分<3分34例。
  1.3院前急救急诊救治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充足的给氧、包扎止血、稳定循环;急诊CT扫描,有手术指针备皮、配血后直接送手术室,无手术指针送ICU室监护。
  1.4治疗结果按GCS分级恢复良好83例(69.2%),中度残疾16例(13.3%),植物状态4例(3.3%),死亡6例(5.0%)。
  2讨论
  2.1院前急救原则院前急救的关键是及时准确。时间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第一要素[1]。受伤后不当的运送,血、呕吐物堵塞气管致患者呼吸暂停,导致残疾或死亡。我院对危重患者实行绿色通道。急诊外科配备有经验医生护士,在救治过程中突出“早、急、快、准”。患者一到,医生检查患者同时,护士立刻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充足给氧,稳定循环,能争取宝贵时间,有效防止低氧低血压发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意义重大[2]。
  2.2院前急救的措施及护理(1)通过查体和询问在场人员对伤情进行初步分析及判断,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急救措施。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基本措施可概括为“A、B、C”的支持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和circulation(循环)的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的重要环节,因这类患者常因舌后坠、血液、体液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医护人员在伤情评估后立即紧急处理。(2)呼吸心搏骤停者在医生给予按压同时,护士立即清除口、鼻、气管内分泌物、食物残渣,并对于躁动昏迷者置入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对于舌后坠而有自主呼吸患者,用舌钳将舌体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急性喉梗阻者,可行环甲膜穿刺术;无自主呼吸的可接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在清除分泌物同时不中断吸氧,提高血氧浓度,因低氧血症显着增加患者死残率。(3)纠正休克,防治低血压,因颅脑损伤患者多为交通事故伤及坠落伤,患者多为复合伤,急救首先消除休克原因。有活动性出血及四肢骨折者应控制出血,支架外固定。(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我院为基层医院,尚未配备心电监护仪,此类患者常规特护,5~10min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在抢救过程中,医护紧密配合,争分夺秒,熟练操作,护士要具备较强的疾病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2.3院前急救意义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突出“急,快,准”。通畅呼吸道、充分氧气、稳定循环是救治患者关键。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内高压、脑干损伤等均可导致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时准确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赢得了时间,同时为急诊手术做好了各项准备,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