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2015自考《大学语文》(本)笔记串讲(33)
发布时间:2012/5/21 10:53:27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ziteng
  《乌衣巷》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刘禹锡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凭吊金陵古迹乌衣巷,描绘具有特征性的景物,感叹沧海桑田,暗示社会总在发展变化,豪门大族不可能永享富贵的情景。
  在理解本诗时应注意对抒情手法的把握,这是因为此诗全篇寓情于景。诗人咏怀古迹,通过自然景物(野草、斜阳、燕子)的描写,来体现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感叹,却没有发一句议论。
  《赋得古原草送别》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白居易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咏物以送别,借描写古原上春草离离的景象,寄托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挚情意,以示送别。诗人描写春草的茫茫无际,赞颂春草生命力顽强,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与祝福。
  在表现手法上,此诗巧用典故。此诗乃咏物抒怀之作,描写春草以示送别。春草与离别最早结缘,源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白居易的“又送王孙去,美美满别情”,这里巧妙地化用原诗意,将春草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进一步开拓意境,丰富内涵,总束全诗。
  以下的题目有助于对课文重点知识的理解。
  仔细阅读课文,简答下列问题:考试用书
  (1)诗的前四句与送别有什么关联?
  (2)全诗分为几层?从送别的意义上看,各自有什么特点?
  _参考答案:(1)以草的枯荣,象征人间的离合,坚信别离必有再聚时,也以春草再生鼓励离人坚韧不拔。(2)前六句为一层,借春草安慰离人,鼓励离人;后二句为一层,点明送别。本题旨在考查对本诗的层次划分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