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复习:药性理论
发布时间:2012/5/29 21:36:28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四气(寒、热、温、凉)(了解)
  1、 四气的确定
  药物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四气的作用
  二、 五味(酸、苦、甘、辛、咸)(重点掌握)
  1、五味的确定
  1)通过口尝辨别出来的,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
  2)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
  五味不仅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2、五味的作用
  辛:发散、行气、活血。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治疗虚症、疼痛、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收敛、固涩。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崩带不止等。
  苦:泄热、燥湿、坚阴。
  泄:(1)通泄,如大黄;(2)降泄,如杏仁;(3)清泄,如栀子。
  燥:治疗湿证(1)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寒湿;(2)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湿热。
  坚阴(保存阴液):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之证,具有泻火存阴(坚阴)之功。
  咸:软坚散结、泻下通便。治疗痞块、痰核及大便燥结、瘿瘤。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