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2015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03
发布时间:2012/5/9 16:51:2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ziteng
  第二章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中心环节),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前三个为基本要素。
  (一)征税对象
  1.定义: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规定了税的名称)   2.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的内容。
  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从量、从价)
  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
  (二)纳税人
  1.定义: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
  2.涉及的有关人员:法人、自然人、扣缴义务人、负税人(实际承担税负的人)
  (三)税率:
  1.定义:是税额与征收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其规定解决了征多少税的问题。它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2.公式:税率=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3.种类:
  ⑴按性质不同分
  名义税率=应纳税额/征税对象的数量
  实际税率=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的数量
  差异因减免税的存在
  ⑵按税率形式不同分P28
  ①比例税率:
  单一的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幅度比例税率
  ②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③定额税率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级定额税率。
  (四)纳税环节
  1.定义:是对处于运动过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2.种类:☆
  一次课征制(一次纳税制):即一个税种只在一个流转环节征税,以避免重复征税。
  二次课征制(二次纳税制):即一个税种在商品流转环节中选择二个环节征税。
  多次课征制(多次纳税制):即在商品流转各个环节多次征税,道道征收。
  (五)纳税期限
  1.定义: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2.确定纳税期限的含义:①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②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3.确定依据:☆
  ⑴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确定。
  ⑵根据纳税人缴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确定。(反比)
  ⑶根据纳税行为发生的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
  ⑷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缴纳税款。
  (六)减税、免税
  1.定义:是税法中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少或免除税负的一种规定。
  2.减免税与起征点、免征额的区别。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