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学历教育 >> 自考 >> 正文
2015自考《中国税制》笔记串讲05
发布时间:2012/5/9 16:52:26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ziteng
  三、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其区别
  (一)定义
  1.全额累进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
  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二)区别(不同特点)
  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四、按各种税率形式计算税额的实例
  (一)比例税率计算
  例1:已知甲企业营业所得额为100万元,乙企业为150万元,(税率33%)分别求其所得额。
  甲:100×33%=33(万元)
  乙:150×33%=49.5(万元)
  (二)累进税率计算
  1、按全额累进税率
  例二:已知甲全年收入1000元,乙全年收入1020元,按教材(P30)的税率分别计算各自应纳余额累进税款。
  甲:1000×10%=100(元)
  乙:1020×15%=153(元)
  2、按超额累进税率☆
  (1)定义法(分段<级>计算法)
  例3:根据例2分别计算甲乙的超额累进税款。
  甲:400×5%+600×10%=80(元)
  乙:400×5%+600×10%+20×15%=83(元)
  (2)速算扣除法
  第2级速算扣除数=400×(10%-5%)+0=20(元)
  第3级速算扣除数=1000×(15%-10%)+20=70(元)
  甲:1000×10%-20=80(元)
  乙:1020×15%-70=83(元)
  3.全率累进税率计算税额
  例4:甲销售收入为12000元,利润率6%;乙销售收入28000,利润率18%,根据第P35税表分别计算机应纳全率累进税额。
  甲:12000×6%×10%=72(元)
  乙:28000×18%×30%=1512(元)
  4.超率累进税率计算超率累进税额
  甲:12000×(5%×0%+1%×10%)=12(元)
  乙:28000×(5%×0%+5%×10%+5%×20%+3×30%)=672(元)
  (2)速算扣除法
  第2级速算扣除率=5%×(10%-0%)=0.5%
  第3级速算扣除率=10%×(20%—10%)+0.5%=1.5%
  第4级速算扣除率=15%×(30%—20%)+1.5%=3%
  甲:12000×(6%×10%—0.5%)=12(元)
  乙:28000×(18%×30%—3%)=672(元)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