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2015年护士资格考试损伤、中毒病人知识点精讲27
发布时间:2012/6/29 16:39:14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总裁吧

 

3.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插型等稳定性骨折。此外,亦适用于年龄过大、全身情况较差或有其他脏器合并症者。

1)牵引复位:可采用穿防旋鞋、持续皮牵引(如buck牵引)、骨牵引或石膏固定方法达到复位和固定作用,卧硬板床6~8周。

2)手法复位:先作皮牵引或骨牵引,并尽早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

 

(2)手术治疗:适用于内收型骨折或有移位的骨折、难以牵引复位或手法复位者。在骨折复位后经皮或切开行加压螺纹钉固定术、髓关节置换术。

 

4.特殊护理和健康教育

 

(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髓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或沙袋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允许后方可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应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髓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髓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

 

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3)髓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髓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体位。

 

(五)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与股骨髁之间的骨折,多见于青壮年。

 

1、分类

 

(1)上1/3段骨折:由于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外旋肌的作用,骨折的近折端屈曲外旋外展移位,远折端受内收肌的牵拉向上、向后移位。

 

(2)中1/3段骨折:受内收肌影响出现向外成角畸形,骨折端移位多与暴力方向有关。

 

(3)下1/3段骨折:远折端受腓肠肌牵拉和肢体重量作用向后移位,容易损伤胭动脉、胭静脉和腓总神经。

 

2.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检查时局部有压痛、异常活动、可发现骨擦音。股骨骨折出血较多,病人可出现休克。中下1/3骨折易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检查时注意肢体远端血运、感觉和运动功能。

 

3.治疗原则

 

1、持续牵引、固定

 

(1)皮牵引:适于3岁以下的儿童采用垂直悬吊牵引,双下肢垂直向上旋吊,牵引重量以使儿童臀部刚好离开床面为宜。

 

(2)骨牵引:适于成人各类型股骨骨折。

 

2.手术治疗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适于非手术失败、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多发性损伤的患者,不宜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手术治疗。

 

4、护理措施

应注意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及血运、感觉和活动有无异常,牵引期间注意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六)胫腓骨干骨折

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部分的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多发的一种,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多为直接暴力打击和压轧所致,间接暴力多由高处坠落、滑倒等所致。儿童胫腓骨干骨折多为青枝骨折。

 

1.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呈短缩或成角畸形,异常活动,可发现骨擦音或骨擦感。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如有腔前动脉损伤,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肢端苍白、冰凉。如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相应表现。

 

2.治疗原则与护理

横断和短斜骨折可手法复位,长腿石膏或夹板固定。斜形、螺旋形和轻度粉碎骨折可行跟骨结节牵引治疗。

对手法复位失败、严重的开放性或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练习、髌骨的被动活动;同时练习足部及趾间关节活动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