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部分整理内容: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1、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商流概念: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商物分离概念:在合理的组织流通活动中,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物流的分类有哪些?A 答:
(一)按照作用分类:1供应物流;2销售物流。;3生产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物流
(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1地区物流;2国内物流;3国际物流
(三)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1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
3、简述企业物流结构?
答:(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根据物流活动繁盛先后次序,可将其分为四部分:1供应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物流;4回收、废弃物物流;
(二)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物流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
4、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的培植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关于物流定义的说明: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5、物流定义的说明
6、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1经营全球化;2系统网络化;3供应链的简约化;4企业规模化;5服务一体化;
物流科学的性质:
1。物流科学是综合性交叉学科;2。物流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3.物流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第二章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2-1
物流系统及其存在的制约关系有哪些?
答: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
2-2物流系统的模式是什么:
答:输入、输出、处理、限制、反馈等功能。
2-3物流系统化目标:服务性、快捷性、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规模适应化、库存控制。
2-4物流系统分析特点:系统分析是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给予决策者以价值判断以求有利的决策。
整个系统的建立过程: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过程。
2-5运输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1铁路运输:陆地长距离的主要方式不受运输条件影响,可重载高速运行及运输单位大;
2公路运输:空间时间自由,不受线路停车站约束,门对门直达输送,包装可以简化货物损伤、丢失和误送的可能性很小;
3水路运输:在大批量和远距离的运输中价格便宜,可以运送超大型和超重物;
4航空运输:速度快,时间短货物损失少,适合保鲜物品输送,运输费用高;
5管道运输:维修费便宜,输送大量物资不费人力运输成本低占地少、安全事故少公害少,运输地点输送对象有局限性。
2-6运输合理化途径:
1运输网络合理配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行效率4推进共用运输5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
2-7仓库应具有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功能2调节供需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
物流中级考试要点
第一章: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1.系统定义:为达目标,由各要素有机结合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终合性和最优性。P1
2.物流系统组成要素:(7个)P2
3.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5S目标。P4
4.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P4
5.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3个层次。P5
6.物流系统的规划内容。P6(图1-2)
7.物流系统内部结构的构筑原则:要素集成化和组织网络化。P6-7
8.区域物流系统的组织模式:P11(图1-4)
二:物流系统规划程序
1.物流策略:包括物流系统重要度、物流系统定位、顾客服务水平。P15
2.物流系统规划的4大基本模式。P16
3.EIQ分析与库存控制ABC分析法:EIQ、ABC的定义P25
4.物流与信息流分析包括5项。P28-29
5.方案评估的6类方法:P35-36
三:配送中心的建设
1 . 配送中心建设的项目立项:需要经过明确目标、决定系统范围、研究经济与技术可行性、编制实施计划和研究整个物流系统。
2.配送中心建设的四项原则:P54-55
3.加大货架进深的4种做法:P56
4.表1-14各种货架形式的特性比较。P60
5.配送中心的选址原则:P75
6.配送中心内物流设施的建筑设计:7点。P79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