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中医基础辅导:达原饮治病毒性发热
发布时间:2012/8/20 20:36:09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对于病毒感染性发热,目前尚缺乏针对性强、作用显着的药物,临床观察到单纯用中药达原饮,治疗中医辩证为湿热郁遏的病毒感染性发热,效果较好。
    临床观察16例,其主要症状具备恶寒发热,舌苔厚腻。另外可具有头晕口苦,身重倦怠,胸闷纳呆,恶心欲吐,便秘,脉弦滑,体征上可具有肝脾肿大或淋巴结肿大。血象检查末梢血白细胞数偏低,并作了相关的化验检查,排除了细菌感染、胶原病与变态反应、肿瘤、血液病和药物反应等引起的发热。本组辩证为湿热郁遏,治以清热燥湿,方用达原饮加减,根据邪传部位再加引经药。临床运用时要注意,舌无苔者禁用,舌苔出血白燥或黄燥者禁用。
    临床所见病毒感染性发热约半数以上属湿热内蕴,表现出一系列邪伏少阳及阳明的症状。因湿热之邪为患,如油裹面,难解难分,病势缠绵,一般病程长,难以速愈。以达原饮为基础加用柴胡、葛根,达到了清里解表,逐秽燥湿的作用。
    开达膜原法及达原饮来自吴又可所着《瘟疫论》,它是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专着。全书基本观点以逐邪为第一要义。重视攻下法,尤其推崇大黄。历代医家对大黄都很重视,大黄类攻下药,能增加肠壁的蠕动,促使内毒素的排泄,并有较强的解毒抑菌作用。加用葛根有清解阳明,解肌退热之功;加用柴胡和解退热,抗病毒,抗感染。
    在临床中病毒感染性高热又应与伤寒鉴别。伤寒患者可出现恶寒高热,纳呆口苦,腹胀便秘,舌苔厚腻,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等,早期极易与病毒感染性发热混淆。应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1.通过血培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伤寒血清凝集反应。
    2.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及舌脉变化。
    3.从病邪传变途径等方面加以鉴别。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